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广翅鲎(广翅鲎还存在吗)

KTV免费预定 2022-10-29 14

本文目录一览:

中古生代的地球,海洋比陆地更危险,有哪些厉害的生物?

宇宙中还时不时的飞过来几个小行星,和地球来场硬碰硬的较量,而倒霉的都是生物们。能从寒武纪安然无恙地活到现在,都是生物界的奇迹。中古生代的生物界,简直可以用“可怕”来形容,海洋比陆地更危险。面目狰狞的巨兽比比皆是。海洋里遍布着节肢动物,听名字就知道,这些动物的身上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肢体,在海洋里横行霸道,它们是海洋的第一代霸主!

广翅鲎

广翅鲎早期节肢动物中的丑八怪,性情凶猛。它在海洋食物链中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如今的大白鲨,敢招惹它的几乎没有。广翅鲎的样子不是一般的丑,它的整体样貌和蝎子差不多,所有有个别称叫海蝎子。

几条小一点的节肢能够快速摆动,帮助它在海底行走。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它会选择游泳。

不要小看它的游泳能力,它的体型注定了它的游泳速度会很快。广翅鲎中有个分支,学名莱茵耶克尔鲎,这家伙的体长超过了两米五,古生物学家对它的化石进行的鉴定,推测它应该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

邓氏鱼

丑陋程度和广翅鲎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眼看过去,最先注意的便是它的嘴巴。别的动物的嘴巴都能闭合,它不能,而且它还没有牙齿,进食时完全是靠着吻部的锐利把猎物撕碎。泥盆纪时期的海洋,是邓氏鱼的天下,所到之处,什么鱼都得靠边站。

猜猜邓氏鱼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答案是鲨鱼,那时候的鲨鱼体型并不大,邓氏鱼一口就能吞下好几只。可惜,在漫长的斗争中,邓氏鱼还是输给了鲨鱼,鲨鱼一步步成为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邓氏鱼却因为环境问题,于泥盆纪末期灭绝。

沧龙接替邓氏鱼海洋霸主地位的是鱼龙和蛇颈龙,两者一起统治着海洋世界。它们灭绝后,沧龙接替了海洋霸主的宝座。沧龙其实是个异数,它原本不是海洋生物,而是一种名为崖蜥的蜥蜴。崖蜥生活的年代,陆地上正是恐龙的天下,为了活下来,崖蜥去了海洋里生活,慢慢进化成了沧龙。

沧龙的样貌和科莫多巨蜥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头部。沧龙出现的时间点并不好,其他的海洋霸主最少也能统治海洋几千万年,沧龙只统治了500多万年,原因在于那颗突如其来的小行星。葬送了恐龙的同时,也葬送了沧龙。

巨齿鲨

巨齿鲨体长在19米左右,优点在于咬合力,古生物学家推测其极限咬合力能达到20吨。单论咬合力,巨齿鲨在生物界中绝对能排前三。

能和巨齿鲨有一战之力的,也就只有梅尔维尔鲸了,这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各项数据都相差不大,梅尔维尔鲸的咬合力也超过了15吨。它还有个必杀技,用头部撞击敌人,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撞翻。至于两者谁更厉害,还没有结论。

远古时期有哪些巨兽

远古时期的巨兽有:广翅鲎,邓氏鱼,千足虫,易碎双腔龙,梅尔维尔鲸。

1、广翅鲎

广翅鲎是进化史上最大的节肢动物,可以长到2-3米,简直就是“跳蚤成广翅鲎了精”的既视感,不仅拥有护甲,还有一对钳子,在古生代的志留纪,就是横行霸道的“十八罗汉”。

2、邓氏鱼

邓氏鱼就是为了消灭广翅鲎而进化的怪物,别名“恐鱼”,号称“泥盆纪之王”,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头衔越多,本领越大,身长11米,体重有四五吨。

3、千足虫

千足虫足足有三米长,抬起上半身,挥动着六七百个对足,还会喷射气味异常难闻大的液体,这就是物理伤害加化学武器的猎杀。

4、易碎双腔龙

易碎双腔龙体型接近60米,它体重有160吨,那真是一步一个坑,但凡三只以上散步,绝对可以走出“地动山摇”般的气势。

5、梅尔维尔鲸

梅尔维尔鲸属于鲸的另类品种,体长超过17米,体重超过65吨,一颗牙齿40厘米,跟人脸差不多大,是巨齿鲨牙齿的两倍,虽然不如现在的抹香鲸长,但是从牙齿上广翅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梅尔维尔鲸可不是温顺的角色,绝对是一个“超级食肉动物”。

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

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有恐手龙、梅尔维尔鲸、奇虾、泰坦蟒、广翅鲎、布龙度蝎、远古蜈蚣、邓氏鱼、恐象、恐鳄。

1、恐手龙唯一的化石是一双手臂,有人说它是用来撕碎大型恐龙的,还可以被当做防御的武器,是灭绝的可怕的古生物之一。

2、梅尔维尔鲸是生存在海洋的掠食者,它可以捕食更为强悍的猎物,甚至是比自身体型更大的鲸类,它的长度可以达到17米,体重在65吨,是非常可怕的生物。

3、奇虾是寒武纪时期的古生物,是当时体型最大的生物种类,它的体长可以达到2米,嘴的大小超过25厘米,是一种肉食类的生物。

4、泰坦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它的体长可以达到12米,体重超过1吨,这已经足矣说明它的可怕之处。

5、广翅鲎,传说中的克拉肯怪兽就是以广翅鲎为原型设计的,它可以让一切上古时代的生物叫板,是非常恐惧的。

6、布龙度蝎又称为雷蝎,是在水中生存的一种蝎子,它的体长很长,是当时水中掠食者之一。

7、远古蜈蚣是体长可以达到3米的大家伙,在3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不然这种大虫子生存到现在岂不是极其恐怖。

8、邓氏鱼是有史以来生活在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之一,它有一张盔甲脸,很有可能是历史上最强烈的动物咬伤最厉害的生物。

9、恐象不仅体型巨大,还有一对长着长牙的下巴,它成为有史以来在地球上行走最大的哺乳型动物。

10、恐鳄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东部海岸地区,它是史上出现最大型的鳄类,会以小型的恐龙作为食物。

十种可怕的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1、碳龟是一种上古龟,它的头足足有一只篮球那么大,身子比小汽车还要大一轮,它的嘴巴长着尖厉的喙,脚爪十分厚重,这些都成为了它的捕食利器。

2、奇虾,又名古怪的虾。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生物,它是已知的最大的寒武纪动物。奇虾是一种活跃性的肉食性动物,在十大恐怖灭绝动物名单上排名第二。

3、泰坦蟒足有15米长,可是在当时的蟒蛇种族里不算是非常大。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瓜希拉半岛被发现,泰坦蟒属于蟒,这样大的变温动物只能在30多度的环境才能生存下来。

可怕的灭绝的动物

1、布龙度蝎,又名雷蝎。和现在的蝎子较为相像,但是体型十分巨大,也有更大的复眼。布龙度蝎大概有2.5米,尾巴上有一个像灯泡一样的大毒刺。

2、远古蜈蚣作为十大灭绝恐怖动物之一,模样十分可怕,体型非常巨大,现在虽然已经灭亡,可是光看图片就十分瘆人。它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靠植物和小型动物。

3、广翅鲎的体型异常的庞大,体长2~3米。生活在奥陶纪,一般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广翅鲎是一种攻击力极强的肉食生物,锋利的爪子是它引以为傲的捕食利器。

4、莱茵耶克尔鲎是史上最长的节肢动物,足有3米。它存活于三亿年前的水中。因为外形和蝎子较为相似,我们一般称它为海蝎子。

5、野猪鳄存活于白垩纪晚期。一般在湖泊和河流内觅食,它会一直隐藏埋伏在水里,直到看到猎物的那一刻才会跳出来一击毙命。

6、梅尔维尔鲸又名“利维坦鲸”。利维坦鲸作为十大恐怖灭绝动物之一,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鲸鱼,科学家推测大概有17米长,极其凶悍,据说能够捕猎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7、利兹鱼,利兹鱼生活在侏罗纪时代,靠吃浮游生物为生。据科学家考察,这种鱼大概16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鱼类之一。

奥陶纪十大恐怖生物 揭秘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原因

奥陶纪是地球地质年代中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出现于4.9亿年前,仅维持了0.01亿年及结束。据科学家称,奥陶纪共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这三个时期是海侵(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可以说,奥陶纪的地球就是一个大温室,海生无嵴椎动物进一步繁盛,也衍生出了许多 恐怖生物 ,下面排行榜就来带您见识奥陶纪时期的生物,告诉您奥陶纪有什么生物,奥陶纪巨大生物有哪些?以及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原因。

奥陶纪十大恐怖生物

1、广翅鲎

广翅鲎诞生于奥陶纪,距今约4亿6000万-4亿4500万年前,又名板足鲎目、广翼目,通称广翅鲎、板足鲎、海蝎,是一种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动物,繁盛于志留纪,灭绝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大约生存了2.5亿年。

该类动物部分物种的体型相当庞大最长可达2.35-2.55米长,是当时最大的生物之一。不过多数种类在20厘米左右。

它们生活在河口和三角洲附近,是可怕的食肉动物,并且是群居动物,部分种类的头部长出了两只巨大的钳子,这是它们的第二对足所演化而来的,用来对目标进行攻击,锋利的爪可以抓住一条滑熘熘的鱼。并且它们全身上下都覆盖着厚厚的外骨骼形成的铠甲,对身体进行保护。

广翅鲎有一双复眼和一对所谓单眼小眼睛。其中第三和第四对足用来行走,第五对足用来游泳。

由于广翅鲎的腿在进化中不断演进变得十分粗壮,使得部分物种已经有了在陆地上活动的能力。化石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物种除了原有的腮以外,已经进化出了第二套腮,用于唿吸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具备了登上了陆地,进行两栖式的生活条件。广翅鲎曾大量的生活于今天的美国纽约州。1984年,广翅鲎属的板足鲎被选为纽约州官方标本。

2、鹦鹉螺类

奥陶纪时期,虽然海中出现许多种类的海蝎,大有称霸海洋之势,但有一种原本在海床上慢慢爬行的原始螺类(Plectronoceras)在它们锥状的壳内形成隔板,使它能包住空气,让笨重的螺壳能够漂浮,而且隔板之间还有体管相通,藉由调节隔板内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就可以控制浮力的大小。当不再需要负担体重后,它们只要收缩肉体,并把海水堵在肉体和住室的空隙,被挤压的海水只能从狭小的漏斗管喷出,这么一来,不但可以产生喷射推进力,也可以藉由转动漏斗管来控制运动的方向。

有了这样像潜水艇加喷射机的精良装备,使得鹦鹉螺类成为、志留纪时期最快速,也是奥陶纪十大恐怖生物中最恐怖的杀手掠食者,海洋中的任何其他动物相形之下动作就显得迟缓多了,因此多沦为像鹦鹉螺类这样贪得无厌的掠食者的点心。鹦鹉螺类在古生代辐射演化出各种壳形,有直的、弓形的、卷的、先卷后直的,有的直角石类有一辆小货车那么大,非常惊人。

最近开始有学者注意到:观察鹦鹉螺壳上的生长纹可以看出月球绕行地球的周期,就像树木的年轮一般。正因为鹦鹉螺有四亿多年的演化史,所以可以藉由各个年代鹦鹉螺类化石壳上生长纹的比较来推测不同时期月球绕行地球一周所需的天数。结果发现月球绕地球一周的天数渐渐增加,也意味着月球正在渐渐远离地球,而美法两国的天文科学家也发现最近28年来月球已远离约1公尺。透过观察:现生种鹦鹉螺的壳上,生长线是30条,新生代渐新世的鹦鹉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有22条,侏罗纪有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奥陶纪是9条。因此在距今4亿2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9天,据推测:当时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只有现在的43%,附带一提:当时地球自转一周,也就是一天只有21个小时。鹦鹉螺外壳的生长节律性为古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极重要的线索与证据。

3、奥陶纪三叶虫

奥陶纪海洋里生活着500多种三叶虫。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可能仅次于恐龙。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丰富的,这虽然奥陶纪没有寒武纪时期的种类多,但其数量仍是巨大的。这是今天三叶虫化石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

虽然三叶虫只在背部有盔甲,但是它们的外骨骼还是相当重的,它们的外骨骼是由甲壳素为主的蛋白质联合方解石和磷化钙等矿物组成的。不像其他节肢动物那样能够在蜕皮前重新吸收外骨骼中的大部分矿物,三叶虫在蜕皮是将所有盔甲中的矿物全部抛弃,因此一个三叶虫可以留下多个良好地矿物化的外骨骼,这提高了三叶虫化石的数量。在蜕皮时外骨骼首先在头部和胸部之间分开,这是为什么许多三叶虫的化石不是缺少头部就是缺少胸部,其实许多化石是三叶虫蜕掉的皮,而不是死去的三叶虫形成的。大多数三叶虫的头部有两个面部缝合来简化蜕皮过程。头部的两侧有一对复眼,有些种的复眼相当先进。

4、海林檎

海林檎是灭绝于泥盆纪晚期的一类棘皮动物,是棘皮动物中最古老、骨骼组织最简单的一纲。

它们形状为球形,与苹果类似,故名(林檎为苹果的古称)。它们和海百合有惊人的相似处,都是利用茎节附着在基底上,有一个由许多不同骨板组成的膨胀壳。具有萼和腕,萼部骨板(萼板)多达13至200块,萼板上具有板孔,沟孔系统复杂。

海林檎没有真正的肢,因此它们利用短小没有分叉被称为鳃的支臂从水中滤取食物。此外,它们的骨板上有独特的孔结构,用来唿吸。海林檎纲约有100属左右,在奥陶纪开始出现,泥盆纪灭亡。

5、笔石

笔石最早出现于中寒武世,奥陶纪大量繁盛,主要营漂浮方式,分布广,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奥陶纪重要的分带化石。 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为主,中期正笔石类中的无轴亚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轴亚目的雕笔石出现;中、晚奥陶世是正笔石类的鼎盛时期。志留纪的笔石化石甚多,其中以单笔石类为主,如单笔石、弓笔石、锯笔石、耙笔石等。泥盆纪时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只剩下少量的单笔石和树笔石类。笔石最后于石炭纪晚期灭绝。

6、苔藓虫

目前生存的种类有近4000种。自奥陶纪生存到现代,约有15000个化石种。据称是三叶虫灭绝的凶手。

三叶虫灭绝的原因,生物学家是这样说的:鹦鹉螺类、板足鲎类以及鱼类等肉食性生物的兴起,柔弱的三叶虫成为吞食的对象,再加上海洋环境的改变,造成了三叶虫的灭绝,但至今没有可靠证据来证实这样的说法。

苔藓动物出现在奥陶纪,海洋中苔藓虫逐渐兴起,三叶虫则逐渐衰亡,这一起一落,让人们很容易把三叶虫的灭绝和苔藓动物的兴起联系起来,在我们采集到的奥陶纪三叶虫标本上,发现了许多寄生的苔藓虫,寄生部位明显地出现了病理改变。

也许有人会置疑,何以见得三叶虫体表寄生了苔藓虫,就会导致它的死亡?现代海洋中的甲壳类生物身上,也往往寄生着这样那样的生物,它们都和谐地共生在一起。何况,冰冷的化石能证实苔藓虫是附着在三叶虫活体上的吗,它们也许是固着在死亡后散落的三叶虫甲壳上。

7、海星

海星(棘皮动物) 奥陶纪时期的海洋生物是现代动物的最早祖先。当时珊瑚和叫做星状动物的古老海星生长在洋底,它们也是从奥陶纪就生存到现在的生物代表。

8、甲胄鱼

甲胄鱼是现存圆口纲动物,如七鳃鳗的祖先,最早出现于奥陶纪,泥盆纪末灭绝。外形似鱼,甲胄鱼头及身体外部被以骨板。口部无上、下颌,没有骨质的中轴骨及真正的偶鳍,与鱼不同,而与现生的圆口纲相似。

9、丰娇昆明鱼

目前属只有一个物种的鱼类就是丰娇昆明鱼,它也是已知最古老的嵴椎动物,科学家发现的最早化石在5亿3千万年前寒武纪的地层被发现。它似乎是有由软骨构造的头颅骨及骨骼。

10、层孔虫

层孔虫是一类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生物,因其共骨的表面呈层纹状而得名,它们出现在奥陶纪晚期,于白垩纪完全灭绝。

在世界各地志留纪、泥盆纪的碳酸盐沉积地层中几乎都有它们的代表,中国珠穆朗玛峰的侏罗纪中发现有准放射层孔虫等。在日本则多产于侏罗纪的鸟巢石灰岩上。

它们全为海生,群体底栖、固着海底或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通常生活在清澈温暖、盐度适中、阳光充足、水动力较强的浅海中,也有生活在潟湖或礁前较深水域中的。常和珊瑚、藻类等构成生物礁。

其实总的来说,据目前的化石资料记载奥陶纪十大恐怖生物最恐怖的应当属于广翅鲎和鹦鹉螺类,更多的生物还需要科学家去探索发现,如果有最新奥陶纪恐怖生物发现,本文会第一时间做更新。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原因 奥陶纪时期远不止记载的这十大恐怖生物,其中更有许多棘皮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等,相对于寒武纪,奥陶纪的生物发展的更加繁荣,但生物如此繁盛的时期也遭遇了地球上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的生物分类数量被评为地球史上五次生物大灭绝第二位。

奥陶纪大灭绝包括了约85%的物种灭亡,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科学家推算此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不仅如此,奥陶纪还发生了3次大规模的8级火山喷发,这也是主要原因。不过这些都是科学家的猜测,无法亲眼证实,另一种更受认同的说法是据地6000光年的恒星爆炸,伽马射线击中地球,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直接杀死了奥陶纪当时的大部分生物。

史前20大恐怖巨兽?

第一个出场广翅鲎:广翅鲎

它是进化史上最大的节肢动物广翅鲎,可以长到2-3米,简直就是“跳蚤成广翅鲎了精”的既视感,不仅拥有护甲,还有一对钳子,在古生代的志留纪,就是横行霸道的“十八罗汉”,据科学家推测,它擅长把自己埋在浅海的沙土中,还可以分泌毒液,瞬间出击捕获猎物,麻痹猎物神经。

而且它的第三第四 对足十分强劲,可以在陆地短暂行走。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虫子”凶残起来六亲不认,连自己的卵都会吃掉。人类在这里被虫子吃掉,不是个笑话。

第二个出场:邓氏鱼

邓氏鱼就是为了消灭广翅鲎而进化的怪物,别名“恐鱼”,号称“泥盆纪之王”,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头衔越多,本领越大,身长11米,体重有四五吨。既在头部有坚硬无比的甲状包裹物,可以自保。又有爆表的咬合力,咬合力可以达到5吨,是霸王龙的1.7倍。

这么强大的咬合力源于它的牙齿是头骨的一部分,可以说任何动物的外壳在它面前形同虚设,同期身长2米的裂口鲨,那都是它的饭后小甜点,我们人类去给它当牙签剔牙都嫌我们不够坚硬,据说当时唯一的天敌就是成年的同类。

第三个出场:千足虫

不要一听到“千足虫”就觉得是个在手里把玩的小虫子,这可是在石炭纪,石炭纪没别的本事,就是昆虫特别大,与现在老鹰一样大的蜻蜓,一米长的蝎子·······

这个千足虫足足有三米长,抬起上半身,挥动着六七百个对足,还会喷射气味异常难闻大的液体,这就是物理伤害加化学武器的猎杀。感谢上天,这些石炭纪的大虫子都退化成动物链的底层。

在史前生物面前,人类都是战五渣,看看这些破二次元的生物是怎样统领地球的。

第四个出场:易碎双腔龙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动物,生活在大名鼎鼎的侏罗纪时代,据估计,易碎双腔龙体型接近60米,“跳起来打广翅鲎你膝盖”在它面前可不是段子,它体重有160吨,那真是一步一个坑,但凡三只以上散步,绝对可以走出“地动山摇”般的气势。干起饭来,那就是妥妥的“大胃王”。

据专家推测,刚出生的幼龙体型并不夸张,结果人家靠吃素就跟打了激素似的,一路飙长。易碎双腔龙虽然算不上凶猛的生物,但是长到这份上,视觉冲击力太大,也基本没天敌了·······

第五个出场:霍夫曼沧龙

《侏罗纪公园》中,沧龙一口吃掉大白鲨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一口将霸王龙拖进海里让人顿感毛骨悚然。沧龙体长20米左右,霸王龙有14米,一口“鲸吞”肯定是不可能,据说沧龙当年不过是一种90厘米的陆地蜥蜴。

被霸王龙赶下海,直接“黑化”成21米的海洋怪物,通过摇动细长的尾部来掌握有用的方向,嘴巴张开有一米多宽,不过海洋生物霸主之位历来竞争激烈,看看沧龙的竞争对手:蛇齿龙、金厨鲨······随便领出一个都是“霸主”级别,而这都是沧龙的手下败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