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经学家(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经学家)

KTV免费预定 2022-11-11 9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毕业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

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他的伦理学讲义经修订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名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1764年他辞了教授。担任私人教师,并到欧洲旅行,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1767年他辞职,回家乡写作《国富论》,9年后《国富论》出版。

2、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3、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韦伯曾于海德堡大学求学,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

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的起草设计。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5、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当斯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卫·李嘉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斯·韦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尔顿·弗里德曼

清末经学家刘师培简介

刘师培经学家,(1884年-1919年)经学家,字申叔,号左盦(庵),汉族,江苏仪征人。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末经学家刘师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师培简介

刘师培的老家是江苏仪征,少年时期的他在学习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也很聪明。对于学习到的知识经常都是过目不忘的,所以他就掌握了很多的儒学经典和 历史 典故 。成人之后,刘师培就中了举人,但由于扬州学派没有相应的继承人,所以,刘师培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当中。

由于少年时代对经典学论的学习,让刘师培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他一直坚持推翻帝王制度,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刘师培又和蔡元培等人一起加入了光复会。

刘师培在之后的创学过程当中,一直以 国学 为基础,坚持民主,同时,还和陈独秀、梁启超等人成为了知己好友,一起宣扬革命理论,维护国学。

其实,在刘师培简介当中,除了以上所说的,对他好的方面,同样也有对他坏的一方面。在有一段时期,刘师培甚至同意暂时中日合作,这无疑是与民族统一独立的理论相悖。同时,由于刘师培妻子信念的不稳定,导致刘师培妻子被金钱和权利诱惑,一度做出不正确的事情,这样的事情间接的也导致了刘师培的毁灭。

刘师培65岁去世的,但是却也遭到了通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思想的号召力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

刘师培北大经历

在清末民初时代,刘师培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当时的他不管是在 政治 方面,还是在学术方面,都非常出名。他本来是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后来又渐渐的发展成为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他除了在政治上活动的非常踊跃之外,在学术界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了人们惊喜。

大家都知道,刘师培名师培,字申书。当时的刘师培在学术界已经出名到了可以和章太炎并肩的地步,章太炎的字是枚叔,所以大家都把这两个学术界的名人并称为二叔。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刘师培当时的名气了,刘师培北大经历更是非常丰富,在北大的这段期间,刘师培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师培其实并没有在北大待很长的时间,仔细算算也就三年,但是这三年,是刘师培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他从1917年去到北京大学,1919年去世。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处在于新 文化 运动的高潮当中,北京大学 自然 也不例外。本来刘师培在北京大家是讲学育人的,并且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大。但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刘师培根本没有 办法 置身事外。

刘师培北大经历,不管是对于刘师培本人,还是对整个北京大学,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北京大学来说,北京大学能够有这么完善的校史,和刘师培的这段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好的推动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发展。

刘师培为何一生短暂但著作颇丰

说起清末民初,学术界的名人,相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叫做刘师培的人。刘师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不管是在政治界还是在学术界,刘师培都做出么巨大的功效,特别是在学术方面。很多人都是这样高度评价刘师培的。但刘师培为何一生短暂但著作颇丰呢?可能是天妒英才,刘师培的一生非常短暂,去世那年只有36岁。

他是江苏仪征人,于1902年中举,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在北京大学待了三年,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三年。在北京大学的这三年几年,他主要负责讲授中古文学,三礼等,除此之外,他还兼职了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当时的他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在当时,刘师培还是非常著名的词人,他写了很多词,到现在流传下来的一共有349首。数量比较多。而且写出来的作品也非常优秀。是很多人仰慕的对象,一直到现在,刘师培的写作手法都非常值得人们学习,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在育人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学术界的精英所在。

这些都是刘师培为何一生短暂却著作颇丰的原因了,只是可惜,刘师培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据说当时刘师培得的是 肺结核 ,国内的医疗水平,对这种病根本就没有办法。于是在1919年的11月20日,刘师培因病去世了。这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政治界,都非常可惜,这样一个有才之人,却活了40岁不到,后人们只能用高度的评价来表达对他的敬仰。

猜你喜欢:

1. 国学大师刘文典生平简介

2. 初三下册语文古诗关雎

3. 国学大师黄侃的事迹

4.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

5. 浅谈世说新语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请问我国古代经学家是做什么工作的?

汉武帝独尊儒术前经学家,经学指的是百家学说,经学家就是擅长这些的学问人,独尊儒术后经学就开始特指儒学。一般的经学家就是学问人,主要做授徒育人,臧否人物,研究古籍,或者向当政者游说自己的治国理论,著名的经学家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门生遍天下,对社会一些政治走向和文化习俗有很大影响,而不著名的经学家一般是作为当权者的门客或者游学正长见识,那时候的读书人稀缺,一般读书人只要稍有头脑,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普遍尊敬甚至敬畏读书人,后来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巩固经学家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只有远近闻名的鸿儒才能自称经学大师了,而鸿儒必定有门生是在朝为官的,这种经学家就是专心做学问或者游戏山水田园,或者品论事实,谈古论今,经学家我觉得除了真的实际育人做学问的经学家,其他的都是空谈为主的了

什么是经学家

专门指称阐释、批注、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间学者。

刘向(约前77一前6),本名更生,后改名向,字子政,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时期儒家学者,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少时即受家学熏陶,于儒、道、阴阳、五行诸学均有涉猎。学问博洽,通诸子百家,善为文章。于儒家经典则通《易》、《诗》、《书》,又沼受《春秋毅梁传》,曾参加“石渠阁会议”,讲论五经同异。成帝河平三年(前26),奉沼与其子刘歆领校中秘图书,他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每校完一书,“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写成书录奏上,后被辑为《别录》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书目提要。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西汉经学家匡衡的生平简介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 事迹 名世。下面是经学家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汉经学家匡衡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匡衡的生平简介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经学家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 故事 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经学家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 辩论 ,因此被推举为官。

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的研究确实已经非常深入了。之后等到汉元帝继位之后,匡衡因为表现出色,被封为郎中,后来更是让匡衡在大殿之中为那些个官员讲解《诗经》因此被封为丞相,匡衡就靠着自己对于经学的理解居然达到了古代为官的巅峰。

当时已经是西汉后期,走下坡路的时候,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而且 自然 灾害也比较严重,甚至产生了“日食、地震”,在古代这可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算是深入人心,所以汉元帝非常恐慌,急忙询问文武百官,应该如何才能消弭上苍的怒火,匡衡也是一个有才的人,更具当时的社会环境,上书劝告元帝应该倡导节俭,亲近忠良,选拔人才等等,还主张以礼治国,这其中不少政策都正中要害,因此深受元帝的信任,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不小的正面影响,但是后来因为匡衡多占了几百亩的封地,加上他的儿子不给力仗着父亲为官,酒后杀人,所以匡衡不得不辞职,被免职后,匡衡没有颜面再回家乡,死在了匡谈村。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匡衡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农民孩子,但他很想读书,因为家里穷所以上不起学,后来他向自己的亲戚还有偷偷到私塾听先生给学生上课,渐渐认识了一些字。匡衡很好学,但是买不起书,那个时候书是非常珍贵的,有书的人不会轻易的把书借给别人。

匡衡想了个 办法 就是给藏书人打工,不要工钱只求让他能借书,书的主人感叹匡衡的好学,就同意了。匡衡家里也需要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能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花很长的 时间才能读完,匡衡觉得这样时间很快就回过去,等自己长大了看书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了。所以他想晚上看书,但是家里根本买不起灯油。晚上躺在墙上的匡衡还在思考晚上怎么看书,瞥见东边的墙壁有一缕光透过来,灵机一转,隔壁邻 居家 有灯油,于是他想向邻居借光,用工具将墙缝稍微挖大了一点这样透过来的光也更亮了,于是他就在微弱的光下,愉快的读起书来。

匡衡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回忆起那段刻苦学习的时光,看看现在自己享有的东西应该会觉得当时的苦酿就的是现在的蜜吧!匡衡从贫苦的农家孩子最后成为一代名相,可以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爬上来的,他的这种好学精神和奋斗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匡衡的成就

匡衡从一个贫困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最后得以成为一代大儒,甚至成为丞相治理 天下 ,可以说他的一生是非常励志的。

匡衡早年的时候努力学习,为此还不惜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了洞;做免费劳动力换取借书读的机会。匡衡因此得以博览群书,其中匡衡研究最深入的还是《诗经》,而《诗经》在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多学子的欢迎,因此匡衡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在几次和人辩论诗经之后,匡衡被推举为了官员,后来甚至成为了一个丞相,辅佐汉元帝,总理国家大小事务,可以说匡衡是中国 历史 上通过自己的经学修养成为丞相的经典角色。

匡衡在位期间积极陈述自己的治国之道,并且经常引经据典让人无法辩驳,这种做法也是当时才开始兴起的,后来也一直流传了下去,成为了很多文人学习的典范。后来在元帝后期的时候,宦官石显专政,不只是干预朝政,还怂恿皇帝增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但是因为元帝的宠信,别人也奈何不了他,直到后来成帝登基之后,匡衡上书弹劾石显,得以将他诛除,也算是他为当时的西汉朝廷做的最后的贡献了,之后就被弹劾罢官病逝了。可以说匡衡的一生成就不小,从一个世代务农的寒门子弟,逐渐成长为一代大臣,甚至被封侯赐地,被后世人尊称为一代名相。

经学家你喜欢:

1. 感受成功作文800字

2.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10篇

3. 小学生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

4. 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介绍

5. 西汉丞相于定国生平

6. 爱读书的成语故事4个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