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石蚌是否属于保护动物
- 2、石蚌的介绍
- 3、石蚌的养殖要求和条件
- 4、石蚌养殖技术
石蚌是否属于保护动物
石蚌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石蚌(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无尾目、蛙科、蛙属。石蛙体形扁平,头偏小,嘴宽且秃,与普通青蛙有很大区别。眼大凸出,夜间对着光线,似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
石蚌,属大型野生蛙类,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特有的名贵种类。它体大肉多且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目前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蛙中皇后”。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滥捕滥杀等诸多原因,不少地方石蚌已濒临灭绝。
生活习性:
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蝇蛆和配合饲料等。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石蛙开始潜于水底或水中杂草间冬眠。温度回升至10℃以上时,冬眠结束,开始摄食活动。喜欢栖息于山溪、沟汊及其它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
下雨前后爱跳跃,可跳80cm高,但驯养后则跳不高。石蛙的冬眠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冬眠期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水位,以防天气突变引起池水温度剧变,池面盖板,有助于水温升高,池底应加厚落叶,以便于冬眠。
石蚌的介绍
石蚌为蛙类之一种,生长在深山等沟石蚌的溪流石缝之中,体大如蟾蜍,四肢肥胖,肉质较牛蛙为优,为云南贵州山箐中之水产品,墨江产量较多,拿来用作清炖,配以葱花、胡椒、食盐、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石蚌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
石蚌的养殖要求和条件
石蚌生长水温为12~24℃石蚌,最适温度为18~22℃。水源充足,水质清凉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阴凉、潮湿、安静石蚌的地方。池边种树遮荫,落叶可供蛙隐蔽冬眠。
成蛙主要食昆虫类。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蝇蛆和配合饲料等。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石蛙开始潜于水底或水中杂草间冬眠。温度回升至10℃以上时,冬眠结束,开始摄食活动。石蛙的冬眠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冬眠期应注意以下几点石蚌:控制水位,以防天气突变引起池水温度剧变,池面盖板,有助于水温升高,池底应加厚落叶,以便于冬眠。
扩展资料
一、石蚌的外形特征
石蛙体形扁平,头偏小,嘴宽且秃,与普通青蛙有很大区别。眼大凸出,夜间对着光线,似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石蛙的体色有好几种,最常见的为黄褐色。成蛙一般体长10~20cm,体重250~350g,最大的可达500g。当饵料不足时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现象。
二、石蚌的作用
拿来用作清炖,配以葱花、胡椒、食盐、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
参考资料来源石蚌:百度百科-石蚌
石蚌养殖技术
石蚌生长水温为12~24℃,最适温度为18~22℃。水源充足,水质清凉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池边种树遮荫,落叶可供蛙隐蔽冬眠。
成蛙主要食昆虫类。人工养殖可投喂蚯蚓、蝇蛆和配合饲料等。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石蛙开始潜于水底或水中杂草间冬眠。温度回升至10℃以上时,冬眠结束,开始摄食活动。
石蛙的冬眠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冬眠期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水位,以防天气突变引起池水温度剧变,池面盖板,有助于水温升高,池底应加厚落叶,以便于冬眠。
蛙卵不能在土池中孵化,以防蛙卵跌落池底被泥土覆盖而造成胚胎死亡。孵化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4~5m2。池深80cm,水位控制在70cm。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孵化时间的长短受水温、天气的影响而稍有不同,天气好孵化就快,反之则慢。一般2~3天可孵出蝌蚪。
刚孵出的蝌蚪很小,呈舌状,3~5天后变成头大尾小的蝌蚪。刚孵出的蝌蚪怕激烈振荡,要尽量保持孵化环境安静。当饵料充足营养好水温在19~21℃时,蝌蚪经40天左右长出前足,至70余天变态完毕。
扩展资料:
一、石蚌的外形特征
石蛙体形扁平,头偏小,嘴宽且秃,与普通青蛙有很大区别。眼大凸出,夜间对着光线,似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石蛙的体色有好几种,最常见的为黄褐色。成蛙一般体长10~20cm,体重250~350g,最大的可达500g。当饵料不足时会出现大蛙吃小蛙的现象。
二、石蚌的作用
拿来用作清炖,配以葱花、胡椒、食盐、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