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我凭什么帮你
打开朋友圈看到一位已拥有上万粉丝的签约作者发的截图,内容大致为一类似于我这样的泡沫级写手,拥有自己的公众平台,粉丝未达一百,找那位作者约互推。被残忍拒绝,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人身攻击。
他拒绝的理由为:对我没好处。很现实,却也不无道理,互推本就是互利共赢的事,而你和他根本不在一个平台,压根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收益,他会帮你?到底是你傻还是他痴?
从决定写文开始,关注了很多优秀的公众平台,也添加了几位作者为微信好友,都是拥有上万粉丝,已出版属于自己的书籍的签约作者,刚开始为他们成为自己的微友沾沾自喜,主动和他搭话,结果换来的是石沉大海的沉寂。
那时候我才明白 当你还是个菜鸟的时候,没有人有空搭理你,当你和别人不在一个纬度的时候,没有人有义务牺牲自己的时间去给你传授任何经验。 所以后来的我不再和他们搭话,即使和那些大咖同在一个微信群,也只是潜水达人,有一天看不到一位关注的作者的朋友圈,才发现她已经删掉了我。内心没有波澜,有的只是变得更强,走的更快的决心。
日更有多难,没有做过真的不会懂。有时候很累,有时候身体不适,有时候脑容量枯竭,想过退缩。可是又想到自己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想到当初和朋友坚持做公众号的初衷,想到曾经说好的约定,便只能往前走。
她有事的时候,我撑起来。不会排版,不会上传音频,在她的指点下一步一步成为成品,即使略有缺憾,依然为自己走出的第一步雀跃。我写不出来的时候她上,她没有灵感的时候我写。之前会主动和别人开白,把别人的文字发到自己的公众平台,后来遭拒。作者说她的文章只给粉丝上万的平台开白,然后看一下自己寥寥无几的粉丝,默默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你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即使为别人提供平台,也许别人根本不屑一顾。 没有了退路,只能一往无前。逼着自己看更多的文章,观察身边发生的小事,公车上,路上,一个人独处的时间都在尽可能寻找灵感,拼凑零散的文字。
有人说:真不知道你做这有啥用,那么累,还没有什么收益,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是因为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强,是因为自己还处在热泪盈眶的年纪,自己依然年轻,依然有梦,依然可以重头再来。
若能少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凭什么?我想你的脚步会更坚定,走的更踏实。
当需要求助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别人凭什么帮你?当自己未曾努力却幻想着好运当头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凭什么是你?当幻想着嫁入豪门,锦衣玉食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凭什么得到豪门的青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利益,我帮你就希望你也能得以给予自己同等的收益,婚姻中讲求门当户对,与人交往也希望势均力敌。我们会发现富二代身边都是清一色的富家子弟,而你也只能结识和你同一个阶层的人。
之前某知名公众号曾晒出国民老公王思聪消费清单,KTV消费一晚上净支出250万,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难以企及的数字,可是对于有的人来说仅仅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聚会支出。他说我从来不在乎朋友是否有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我想,也只有真的到达那个高度才能如此豪气十足。而你,当你还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你又如何能够接受如此阔绰的手笔?富人的世界你真的不会懂。而那些高阶层你也只能遥遥相望。
我们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单纯的孩子,不论年龄,不论性别,一起嬉闹逗乐,一起度过最稚嫩天真的童年,后来的我们开始懂得男女有别,开始有了自己的择友标准,三观一致,性格是否合适,于是有的人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一路前行,一路丢失。我们走的越远考虑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有人说大学很难再结交知心朋友,有人把大学比做大染坊,因为有了利益交错,情意越显淡薄。而现在当你真正踏上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群往来,各式各样的财欲纠葛,所有人都在为钱、为利奔波,情份早已几近虚无。
你向人求助,对方首先考虑的是这样做对我有无利益,帮你,我又能得到什么?如果帮你除了费时费力,于我再无好处,那么,请问,我凭什么帮你?
现在的我不再羡慕别人粉丝上万,资产百万,豪车豪宅,从来没有什么成就一蹴而就。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只能静下心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行,心中有梦,便不再彷徨。与其抱怨别人缺乏人情味,与其幻想得以贵人相助,倒不如踏踏实实暗自努力。当你的能力足以给对方带来同等收益的时候,你想要的都会纷至沓来。
王思聪不在北京玩吗
王思聪在北京玩的,还因此上了热搜。
新闻:
9月8日,王思聪被拍到现身北京环球影城游玩,并且还是比较特殊的出行方式,那就是坐在轮椅上被工作人员推着前进。只见在第一张图片中,王思聪怀里抱着一大袋毛绒玩偶,戴着口罩“葛优瘫”坐在轮椅上,身后一名穿着黑衣的男子双手推着轮椅。
面对第一批企倒闭,你怎么看?
陆续地,有更多企业在说自己的难处,并不得不采用断臂求生的方式自救,有公司宣布要遣散所有员工,有公司公布了裁员计划,更有公司已经濒临倒闭。公司背后,受伤的是员工,以及员工所背负的家庭,他们可能还有房贷要还,还有信用卡要结算,还有孩子要养。所以,最后其实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不能幸免。
那么,这次的黑天鹅,能给企业怎样的思考呢。
1、杠杆是诱惑也致命。小企业的经营比较灵活,掉头容易,实在不行其实就地卧倒也是一个办法。但前提是,企业没有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网易的人间栏目,说到了一位武汉华南市场的李哥,他在春节前囤了200万的海鲜货,就养在水里,华南市场已封闭,那200万绝对是打了水漂。他说,下半生再不做生意了,就给亲戚打工还钱。那同样是小商贩,如果没有为春节囤那么多货,也许损失还能更少一些,东山再起的机会更大一些。
2、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把困难找各种渠道说出来,总能得到回馈。这不,西贝在发声后没多久,浦发银行就主动提供资金支持了,还在利率上给了很大优惠。虽然资金总还是成本,但有了资金,能活下去,未来就还有机会。以西贝现有的规模,董事长的主动发声,无疑也是非常好的一次营销,未来的资源大概率会更好。
3、充分利用各项利好政策。万达、融创等大企业充分表现了大企业的担当,要给免租,淘宝天猫要免平台费,人社部给企业在工资发放上更大的自由,也延缓了各项税费的缴纳时间,更是有税收方面的优惠,银行也在配合政策需要,要为企业提供支持。那这些资源,能用到就是赚到。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在最难的时候熬过去了就赢了,下一轮复苏肯定有很多的机会。
好消息是,10号开始,陆续有城市和公司开始正式复工,那只要城市的人流起来,消费能力就起来了,商业机会也就回来了。所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韧性,在困境中,找到并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吧。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中小企业也行的。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也是各大行业的生存规律, 关于这个问题下面说说我个人看法。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实很多小微企业出现倒闭,并非是今年才开始的,真正就是从2018年开始,很多小微企业都是没有业务,没有钱赚,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硬扛着,抗了一两年之后自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倒闭的现象,而2020年初小微企业出现集中倒闭现象。
电动车行业
截止当前电动车行业,在2020年就已经新增加了20多家倒闭的企业,倒闭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竞争加大,导致企业债务加重,无法继续经营而被迫倒闭。
如上图,这是电动车行业新增的倒闭企业,其中包括国威电动车,木兰电动车,雄鹰电动车,金林电动车,爱柯电动车,五圣电动车等等小微企业。
2020年才刚刚过去2个月时间,可像而知电动车行业就已经出现20家倒闭的,这里又将会出现多少失业人员呢?如果再度加上其他各行各业出现倒闭的话,2020年很多行业将会出现重新洗礼。
现在各大行业竞价性都是非常大的,完全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制。
比如一家企业,也许今年非常赚钱,但是明年就这家公司就出现亏损,甚至倒闭了。原因是因为其他企业一家超越了这家企业,市场的份额都被另外一家企业给占据了,很自然原地踏步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还有一种企业的生存法制就是,大吃小,小吃了,也就是博资金,博实力,只要有资金,只要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到最后,生存到最后的企业才是最大的赢家。
任何行业,任何市场都是这样的,类似一个人,同样的一个人,有手脚,有头脑,有些人能赚钱过上财富自由的日子,而有些人就连生存都是成问题。同样的人,结局就是不一样,有些人适应了市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但是这个人在成功赚钱的道理条件之下,必须要把很多人踩下去,只有他能站在山顶,其他的人都是被他淘汰了。
企业也是如此的,只要你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把竞争对手踩下去,只有这样你才能继续经营,市场的钱才是给你赚的,如果被其他企业淘汰了,肯定会慢慢的走向倒闭。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2020年面对第一批企倒闭的看法,一定要明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存规律,不管是做人还是运营企业,都必须遵从这个规律,只有你强大了,你把竞争对手淘汰了,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相信多年后回忆这一年,大概还是会五味杂陈。
现在身处其中,每个人都应该充满信心,相信困难终会过去,疫情一定会被消灭,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控,病毒很快就会得到控制,届时必然会云开雾散,春暧花开。
自春节以来,不少企业暂停生产,无法复工。这无论对从业者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瘦身”行动,受到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服务性行业,比如 旅游 业、零售业、餐饮业、 娱乐 业。
据媒体报道,王思聪一晚消费250万的“K歌之王”,于2月7日发出《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表示,疫情影响下持续闭店的状态让公司现有的财务承受巨大压力,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后决定,将于2月9日与全部员工、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而传媒公司新潮传媒称虽然账上有10亿元现金,但只能扛半年,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新潮传媒创始人兼CEO张继学宣布裁员500人……
他们都在自救,如果不自救,可能很快就会倒下,接着说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她本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春节在家休息,接到老板电话,以为是老板和她商议延迟复工的计划,实际上她也提前拟定好了复工相关计划报给老板。
然而,老板在电话里告诉她,公司本就经营困难,现在碰上疫情影响,更加艰难,准备裁员30%,而且包括高管也要裁,让她先制定出裁员计划,把其他人裁掉,最后把她自己裁掉……听起来有些让人辛酸,她说在一年前,老公失去工作时,她对老公司:“咱不怕,我养你!”
没想到,一年之后,一场疫情,却让当初的诺言无法兑现了!
人生百态,世间万象,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很难预料到的,对于这次疫情的影响,肯定会有一批企业“撑不住”而倒下,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第一,疫情属于无法预知的事情,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谁也不愿发生,但大自然就是这样,要发生的总要发生。面对困难,一味地去埋怨、去忧虑、去恐慌其实于事无补,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共渡困难,然后让以后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第二,在此次疫情中第一批倒下的企业,有一定的必然因素,比如我刚刚说到的那个案例,在疫情发生之前,经营困难,只是在强撑,很多企业本身就有裁员或结束的可能,疫情发生,只是加速了这个结局的到来。
第三,有些企业则需要反思自身的经营策略,其实此次疫情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春节算起,到现在停工时间也只有20天左右,很多企业就撑不住了,说明在财务方面本身很脆弱,要么是过度追求发展速度,造成现金储备过低,要么就是债务过高,一旦现金流断链,不要说三个月,可能一个月也撑不住。不可预知的因素永远存在,企业应该制定更加稳健的经营策略,以猝不及防的倒掉。
第四,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比如说有些企业需要政府救助的,需要及时出手,毕竟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就业的重要保障,同时银行也需要在这个时候需要给予强劲支撑,不能随意抽贷、断贷,需要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才能实现共赢。
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此次疫情很快会得到控制,各行业根据实际情况,在严密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实现有序复工,当生产经营慢慢恢复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会慢慢消失,中国经济有足够强的韧性,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什么困难都会过去。
先说下我们公司所属的制造业的现状。
我们公司是小公司,是只有30人的制造型企业,在这次疫情实践中,造成的是次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也足以让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首先是人工成本,广东复工推辞10天,还有部分同事目前无法按时到岗,推辞复工期间的人工开支全部由公司承担,这部分费用暂时可以维持。
其次是公司的效益,因为这次疫情,一部分出口的商品无法被运往国外,促使商品在对外拓展方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公司利益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最大的影响是销售,因为公司最重要的挣钱渠道是对外销售,因为这次疫情,公司的销售员无法全国各地跑了,只能在家办公,促使效率大幅度下降,维持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均成为新的难题。
我们公司只能属于二线影响企业,但老板在昨天的开工仪式上面色凝重的说,这次疫情注定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其实危机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危险,一个是机遇,我们只有在危险中找出机会,或许2020年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公司在东莞,对于这次疫情,政府已经出台了“助企撑企15条”,包含加大稳岗力度,大致为对员工社保给以一定的扶持,减少企业负担;同时还会给一些企业补贴;有专业人员知道相关企业安全度过复工期;承租企业租金减免;税费减少等优惠政策。
这次疫情,不管我们是员工还是老板,对我们来说都是有挑战的一年,如果不失业,我们就要与公司同命运,一起度过难关。
如果因为无法复工,部分人失业了,也要接受现实,在这期间养好身体,保护好家人,在此期间,谋求更多的发展,才可以走出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
我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自己公司开设至今6年多,也曾经历风风雨雨,这两年一直在深度研究企业经营规律,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我想说的是,做企业,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困难,只是这次困难相对大一点而已。所以, 我不太认为,新冠疫情是这些企业倒闭的决定因素,顶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其他可能会在这期间倒闭的中小企业也是一样,疫情只是加快了倒闭的节奏而已。
很多百年企业经历过自然灾害、人为打击、金融危机,但仍然屹立不倒,这就能说明原因。
那关键是什么呢? 一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主要体现在:
1、公司是机会型还是价值型?很多公司焦点在追风口、找热点、造模式,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对产品的打磨、对模式的验证等等则漠视,这样的公司基础能牢靠吗?
2、核心竞争力是否有且保持?很多人在做公司时手法过于简单粗暴,有业务就接,接了就想办法应付交付,然后收到钱了事。完全没考虑过要如何在这个 社会 长久立足。比如制造工厂,甚至没有品质、交期、成本的概念,以前赚钱完全靠中国大环境的红利,红利一吃完,本事也用完了。而且,核心竞争力要保持,还得靠创新文化,这又难倒多少英雄汉!
3、战略选择风格是否稳健?百年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决策稳健但不迂腐。很多时候,决策者被过多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后,会飘起来,导致决策失误。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活到现在不是因为自己作对了什么,而是因为竞争对手做错了什么。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逻辑是这样的。
今年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一年。
如果猪肉还是有的吃,鸡鸭鹅也还是有的吃,过年不用被限制出门在家隔离,这会是一个很愉快的开始。
因为2020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社会 。
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复工即失业,有些还没有复工就被人事线上通知被裁。
如果是平时,裁了就裁了,至少开春就可以重新找工作,但现在不能。因为被裁了也不能出门,也很难再重新找工作。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确保自己活着。
一个企业要运作,要确保活着,在业务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就只能考虑卡死所有现金流,降低成本。
一个企业除了普通的产品成本,就数人力成本最高。产品成本一般都会相对固定,很难可以再进一步节省,所以企业要活下来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节省人力,减少人力支出,这样就势必需要进行裁员。
特别是 旅游 业,商场零售业,餐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员成本。
这是趋势所迫,企业作为盈利主题,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第一批企业倒下,一般都是现金流吃紧的服务型企业,特别是手上没有实体经营项目的的企业。
一大批失业人员,如果企业能将劳动法进行到底,或许大家还不至于这么难。
难的是,企业也倒了,该支付的劳务报酬不能马上履行结清。
失业人员将何去何从,没有人会知道。或许会转行,或许会开批新的领域。
国家会不会有什么政策扶持?答案是有的。
而且不管是不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失业,国家一直都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因为每个地方政府每年都会有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与补贴,帮助失业人员返岗。
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这些。
比如深圳政府,每年都会有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称“两后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劳动预备培训等专项培训。
比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有三个等级:
1.一般职业(工种)的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1000元;
2.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1500元;
3.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补贴标准为2000元。
金额虽然少,但也算是对失业下岗人员的一种政策倾斜支持。
不过无论政策如何扶持,也不可能会面面俱到,并且一两个政策就可以使所有人脱贫或者找到工作,最终还是要靠失业人员自身的努力。
之前西贝说自己的现金流只能支撑3个月,很多人不屑一顾,认为是哭惨。
清华教授做了一份调查,发展85%的中小企业都支撑不过3个月,其中30%左右的中小企业,无法支撑一个月。
很多没有做过企业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公司居然连支撑3个月的现金流都没有。还有一些人说,这样的企业倒闭就倒闭了,没有任何价值。
其实这样的说法非常片面,而且起到的连锁效应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因为企业倒闭,会导致很大量的失业。这些失业又会影响到消费,形成多米诺效应。
对于不理解的人,我举个例子,在大城市买房买车的高级白领,很多一个月没有工资,就会面临无法生活的情况,其实企业也是有相同的情况。
市场竞争很残酷,企业要发展,就一定得不断的做投入。在当前这个竞争格局之下,很多企业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开工厂的,要不断更新设备满足市场需求。做房地产的,要不断拿地维持公司发展。做电商的,要不断很近最新趋势,测试新款,增强发货能力。
任何行业都有一个类似“权重累积”的效应,当你不发展的时候,别人在发展,你的份额就会越来越被别人稀释。所以要长期的活下去,就必须不断的加大投入。
这个投入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要求越来越快。所以导致中小企业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必须寻求贷款。
一旦收入停止了,也就意味着资金周转要出问题了,增加的采购,多招的员工,不断累积的利息,都会成为企业极大的负担。
现在倒闭了一批企业,其实从长远来看,肯定会有资金充足的企业来填补他们的空白。
但是对于这些倒闭企业的老板,却是致命的打击,会因此背负大量的债务。
而填补倒闭企业的很有可能是大企业,因为他们有更加充沛的资金,可以更加高效的占领空白市场。
相对于现在已经倒闭,清算的企业,我更加担心的是那些仍然在死扛的企业。
任何一个老板都把公司当成孩子一样,甚至为了公司,自己可以卖车卖房。不到最后一步,都不会舍得抛弃自己的公司。
有些责任感强的老板,也会不忍心去裁员,去减小成本,但是最终的代价可能会很大。
现在开始裁员,停止业务的企业,其实大部分是在及时止损。如果钱还在手上,等到行情好了,还可以利用以前的资源,重新进入。
但是如果背负巨债,这个未来可能让人非常担忧了。
一、我们现金流也快断了
网上曾经有这样说法:企业只有2个月的现金流了。可能有些人撇撇嘴,不大相信,但是胡兄相信。
因为胡兄的公司目前账上的资金,确确实实只能够坚持两个月。租金和人员工资是固定的。去年年底,物业就已经通知,2020年租金涨价了,从十万/年,涨到12万/年。同时,由于咨询行业是个高智力行业,人员工资才是最大的开资,每个月的薪资都是如流水般花掉了。
二、我们的应对之策
当然,我们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行业。虽然,人力薪资是一笔大开销,但总归是和项目挂钩的,只要有项目,那么,钱总归会回来的。
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尤其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制造业影响深远,开工是个大难题;当然,咨询行业也受影响,但自认为,对我们影响不大;
一方面,即便不方便面对面交流,但只要前期访谈和交流都完成了,项目组成员都可以在各自家里完成方案撰写,有事网上联系就可以;另一方面,随着新的项目款回收,及新投资者引进,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居安思危
当然,一方面是行业特殊性,另一方面,幸好在年前有布局——投资者进来。这场疫情告诉我们,天有不测风云,一定得有后手,尤其资金紧张的企业。
从我们知道的而言,率先倒下去的就是北京的K歌之王KTV,可事实上撑不下去的不知名企业非常多,2020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没有大吉,但我们万众一心,要有信心挺过去。
往年的春节总是欢快的,但是今年的春节却很冷清,随着疫情的到来,全国都陷入一种停滞状态,这种状态因为病毒而扩散,未来也将会因为病毒而终止。
前文提到的K歌之王的确算是不错的企业了,但是也没能扭转命运的安排,自疫情以来,我的记忆很深刻,从小年夜开始,我们就基本进入了防御状态,远在五线城市的老家,整个大街上都看不到人流,很快,各大门店接到通知,于是停业就成了这段时间的代名词。
连王思聪一晚消费250万的KTV都会倒下,这意味着很多需要流动性才能存在的企业都不能幸免,或者用一句话形容,时代会催生一批企业,但是也会毁灭一批企业,裁员成了众多公司新的代名词。
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优胜劣汰,甚至于一些优质的企业也都会被迫离开人们的实现,因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抗得过一个月的停业,流动性一旦枯竭,剩下的只有灭亡,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企业会自救。
我们所谓的断臂求生就是这样,所以,这个阶段一定会有众多的企业宣布裁员,因为业务无法开展,所以无法支付众多员工的薪酬,断臂求生本来就是无奈之举,所以,在疫情的增加下,失业人员会增加,但是,事业并不是了不起的大事,比方说我,目前就无业,2019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后,我就成了自由之身。
这个阶段政府能给什么扶持呢?事实上企业除了缺钱外,还缺一份人情味,比方说在企业的确扛不住的时候,政府能让融资变得相对简单,再者如果政府能够体恤民情,那么是否可以适当降低税负?让企业能够在危难中得到更多的帮助。
所以,再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家备受煎熬,更需要我们万众一心,唯有互相体恤,拿到最好的政策,才能够共渡难关,百废待兴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多一分坚持,等待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一天的到来……
危机之所以是危机,就是危险过后一定会有新的机会,往往在这个时候,才会是考验一个企业真正的管理能力的时候,无法适应现实,不好意思,只能被淘汰。
为什么疫情发生10多天,就已经倒闭了一批企业?
首先,这些企业一定是高负债。高负债,在经济和生活正常化的时候,可以让一个企业迅速做大。但是,突然的黑天鹅事件,会让他们极其脆弱,巨人倒下,身体也许还留有余温。不是企业模式不好,而是企业没有一种风控机制,没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去年有小伙伴问我,为啥苹果公司,这么赚钱,还留这么多的现金储备?
面对现状,大家是不是明白了,现金流对于一个公司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企业经营好的时候存一个信托基金,也许企业多些现金储备,那么疫情来的这些日子,就不至于立马倒下,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风控把握的很到位的企业。
其次,巨额的成本支出,却没能回来利润。服务、 旅游 、餐饮、零售,这些都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最接近消费者的产业,最需要面见客户才可以成交的产业。
现在大家都在家里,就抑制了消费,没有了消费,以上产业就没了利润,但是国家规定依然要支付员工工资,还有房租、物业、贷款、仓储等等成本。
看到一个聊天记录,说是租客要求房主减免租金,因为疫情没有收入,房主说,我每个月也还着房贷,我的房贷也没有银行减免,我的信用卡每个月也要还。
所以,没有收入,成本还照样支出,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度过难关,只有倒闭。
那么,失业的人员会何去何从?
危机淘汰了脆弱的企业,肯定也有一批优质的企业能存活下来,疫情结束后,他们会重新去选择优质的企业去工作。
我相信,在疫情期间,很多朋友一定也在家里学习各种知识,为未来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努力。比方,我就在学习打造抖音的技能技巧。
而且,我相信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去选择创业。他们可能会去投入到直播带货,可能会投入到打造一个优良自媒体,等等。
就像02-03年的非典,诞生了淘宝,电子商务迅猛发展,那么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一定会让我们的实体企业,仔细的思考,怎么和互联网结合。
对于国家来说,如果能对中小企业适度的减免一些税费,就再好不过了。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真是始料未及。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适当的减免政策,会让他们吸收更多的待业人员,让经济更加的充满活力。希望这一天能赶紧到来,一样疫情早些结束。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50万KTV帐单的王思聪和莫言的半盘海参
说名人之前,先来看看这几天刷屏的刘姓女士,6.1当天偷了鸡腿和童话书,为的是让女儿能尝尝儿童节的味道。剧情的关键在于随后的反转、再反转,《“拿鸡腿”的母亲是惯偷》和隔天的《再反转!刘氏否认是惯偷》,貌似一出跌宕起伏的魔幻剧,教唆人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或悲怜,或鄙视,总要说个一二,评个好坏。
实际上,你没那样穷过你不会懂,你没那样富过你也不会懂!
就像王思聪在KTV消费的帐单,一个晚上每次刷卡都不下20万,消费超过250万,人们惯用的道德观念,“这么多钱,资助了贫人有多好!”、“兔崽子,钱多烧的”,我们姑且不去评论网上的秘闻,“实际上,那家夜店就是王思聪自己开的”,“国民老公实际上是在生意消费,那一晚挣了天文数字的钱”,“自己放的风,赚眼球呢”,单就250万的消费数字来说,约占他总资产60亿元(当然有借他老爹的)的0.000417%罢了,你算算自己一晚上消费1000元,花掉个人存款的几分之一?富人的世界你不会懂,当人们在学着进行有效交际时,不会理解“ 关键还得看人,交朋友,钱多少真的无所谓,反正也没我有钱”。
大家太习惯了以道德的标准去评判,我送了你一头牛,你就要学会经营,让它生崽子,完了一窝一窝地,逐渐脱贫致富,而不是把它宰着吃了。剧情的实际是,穷人得到了你送的一头牛,刚开始发奋图强又是割草,又是挖野菜,发誓要把牛养的肥肥的, 结果发现,本来自己喝的那碗稀饭还能撑到第二天,现在到好,还得干活养个畜生! 半天就饿的头蒙眼花。还得想想办法,不能辜负了好心人的期望。要不把牛卖了,能买几只羊,吃掉一只填饱肚子,剩下几只还能生小羊,长大了卖了赚更多的钱。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再想想,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下蛋的速度快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等到抱来了几只鸡,才知道下的蛋穷朋友根本没人要,好不容易卖了蛋也根本不足以养活鸡!
有些人即使努力到极致,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抓弄, 因为他拥有的资源,根本不足以把财富转化为资本。
你说穷人没有进取心?他的世界你不懂。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在自己的体验纪实《我在底层的生活》中,临下班之际,同事知道她住旅馆,“你疯了!为是么要住旅馆,你今天的工钱只够付一天的房费”,女招待像白痴一样看向芭芭拉,“呵呵,你以为我不想租房吗?你到是说说看,我去哪里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证金?”穷困的驱使,他必须先想着“今晚住哪儿?”和“下一顿饭吃什么”,就有如皓月当空的夜晚,地上有一个硬币, 富人会想,怎样能把这美景画下来卖一千大洋,穷人只能捡起那一个硬币,因为穷困的他心中已经没有了美景。
莫言在《吃像凶恶》中写道,不再饿肚子的我,也学着少吃、慢吃,酒席上每次只夹一根菜梗或是一根豆芽,后来才发现, “那些攻击我的小姐太太们吃起来就像河马,吃饱了之后才开始文雅。 于是怒火中烧!下次上来海参,先端起盘子,拨拉半盘到碗里,先吃饱起来。”
人都是物质的存在,少些道德的绑架,多些理性的宽容,少些群情激愤,多些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