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史海钩沉|民国游记中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尹凌 徐悦洋
民国游记中北京中轴线连贯轴线印象
天坛、故宫、景山、钟鼓楼这些分布在北京中轴线上及周边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的遗产地和 历史 文化街区,给民国时期的游客留下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了不同的印象。游记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轴线上沿线遗产地及其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的喜爱以及对其 历史 文化内涵的肯定。
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 《故都的讴歌》如此记述太庙与社稷坛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它们是左右均齐的建筑,一在天安门之左,一在天安门之右,这就是‘立国左祖右社’的造型。”《故都十日游尘》描写道:“天安门左右,右旁原为社稷坛,左为太庙。两地范围宽广,布置幽美,位居全城的中心。”
正阳门至永定门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游览时登上正阳门的城楼向南望,观察到了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连贯线性特征。如《故都杂写》中作者运用“一条直线”来描述:“譬如我们登上正阳门的城楼而向南望去,那么那条正阳门大街是一条直线地通到外城的永定门的。”
正阳门至故宫内宫的线性特征。 《故都十日游尘》作者形容由前门北望可以看到:“一座更为伟壮的‘正阳门’矗立当中,由正阳门再向内,一条直线,经过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极门而直达内宫,真是一望无尽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此外,《故都画面》和《故都名胜游记》两篇游记分别运用“布局表示了中国排比的艺术”和“皆成一直线”来形容从正阳门至太和殿的连贯线性布局。
景山与故宫的联结。 《北游旅程》《故都名胜游记》《故都之游》等多篇游记记述了作者登上景山之巅南望故宫的体验。这类眺望的动作也构成了建筑在空间上的联结关系,在鸟瞰与俯视的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起了隐形的联结纽带作用,将景山与故宫进行贯通,串联起了景山与故宫的建筑。
景山至钟鼓楼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登上景山万春亭后向北望,观察到了从景山至钟鼓楼的纵直形态特征。《登景山》的作者形容景山后门宽大的马路像一条素带直拖到鼓楼钟楼的尽处。将中轴线比作了“一条素带”,并同时搭配使用“直拖”这一动词,形容中轴线走势笔直流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此段中轴线的形态特征,“带”字的传神使用,让现代的我们对于民国时期此段北京中轴线的印象认识更为深刻。
民国时期的游者虽对北京中轴线尚无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完整轴线认知,但已有相当多的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来观察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并在游记中记述了北京中轴线的线性连贯和中轴对称特征。 这种对中轴线上部分遗产地的局部串联,是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印象。
20世纪20年代,鼓楼广场开辟“民众市场”。
从游记看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功能
有学者提出,国内外重要城市的中轴线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交通轴、纪念轴、景观轴几种基本类型。 如果按照这个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说,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景观轴和纪念轴等多重功能,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怀古追今,激发爱国热情。 故宫、中山公园等地,是怀古追今、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的重要场所。《北平游记》和《故都屐痕》两篇游记均提到了游者前往中山公园辛亥革命烈士铜像处进行瞻仰的经历。《故都十日游尘》记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游览故宫文物古迹,抒发爱国之情的经历。
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 天坛、故宫等地,是民国游者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的场所。天坛作为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故都的讴歌》《北游旅程》等多篇文章都记述了天坛建筑的宏伟。《北平的天坛》记述了作者在凭吊天坛建筑古迹之后,对其文化内涵的解析,认识到天坛整体体现了“中”的思想,建筑运用的“九”字数字象征,究其本质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尊贵权威的象征。《故都的讴歌》的作者在游览故宫之余对其建筑艺术进行分析:故宫建筑单独看是单调欠波动,但联合欣赏就好比是成双的五绝与七绝,四十字的五律与八句的七律。
民众教育的公共场所。 中山公园、故宫等地,是民国开展民众教育的良好场所。《北平游记》指出,中山公园设有革命图书馆和卫生陈列所,故宫设有图书馆。这类学习场所的设立体现了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对公众的教育功能。《故都屐痕》指出,故宫内有《故宫图说》售卖,入览者获此书可按图展开游览,故宫允许游览者携带日记本、铅笔,但其余物品如摄影机一概不准携带入内。诸多细节,无不透露着故宫对公众潜移默化的教育。
休闲 娱乐 的城市空间。 北海、中山公园、什刹海等地,是民国时期城市休闲 娱乐 的重要空间。《故都画面》《团城与北海之游》等多篇游记均对市民在北海展开的休闲 娱乐 事项进行了详细记述。民国游者在北海的打卡游览景点和 娱乐 体验项目,与当代城市生活的休闲项目相吻合,比如赏琼岛春阴、游九龙壁团城、长廊饮茶、夏日泛舟、冬季滑冰等。《故都散记(续)》《旧都四日记》等游记则详尽记述了中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和自然风光。中山公园拥有苍老松柏、小山假石、曲折长廊、幽径亭榭,此外还设有溜冰场和高尔夫球场供市民 娱乐 ,茶社雅座和松软草地供游人放松,图书阅览室供来者阅览,古迹遗存供游人瞻仰,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充分发挥着休闲 娱乐 功能。而什刹海也具备一定休闲 娱乐 功能。《记故都湖海之胜》记录了什刹海开放冰场,供游人溜冰、玩冰车的情况。
鸟瞰中轴的视线高点。 正阳门、景山等地在民国时期就是鸟瞰北京中轴线的视线高点,对串联起北京中轴线的景观视廊起了重要作用。《故都杂写》的作者登上正阳门城楼,视线南望至永定门,丰富了民国时期永定门至正阳门南段中轴线的印象。《北游旅程》等游记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南望至故宫,俯瞰故宫建筑的排列和黄瓦闪亮,视线串联了景山与故宫建筑。《登景山》的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北眺至钟鼓楼,丰富了民国时期景山至钟鼓楼北段中轴线的印象。
繁华热闹的商业地区。 前门地区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是商业活动非常密集的街区。根据《故都杂记-胜地与庙会》《深秋故都巡礼》等游记的记述,前门大街是北平最热闹的地区,是百姓购物逛街购买日用品百货的场所。前门大街百商杂集,人来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热闹景象,充分彰显了其重要的商业功能和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历史 文博系。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中轴线 历史 文献整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简述北京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1、永定门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
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2004年北京永定门城楼复建,其中瓮城和箭楼尚未修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2、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
3、中华门
中华门指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原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改名为中华门,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
此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泽东纪念堂。中华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不是城楼,而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
4、天安门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端门
端门(Duanmen)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门,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
端门城楼在明清两代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承天门),长达两华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中轴线
这里是北京:皇权的象征--紫禁城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集中呈现,是中国帝制文化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也是中国帝制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高度统一,甚至是最完美的统一。如同所有帝王一样,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业承传万世,但他绝对想象不到,几百年之后,他的宫殿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成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
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学的指引下完成的,而是在帝制、宗法、礼教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或者说古老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礼制理念左右了建筑审美取向,这正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审美的独特性、根底性所在。紫禁城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象征体,更是一个成为图像之后能够激发无限想象的空间。
紫禁城源自一个伟大的构思、一个伟大的规划、一个伟大的设计。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刚刚落成后,像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宫落成后一样,照例需要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永乐皇帝朱棣让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各自写了《皇都大一统赋》,李时勉写了《北京赋》,从那些华丽铺排的辞藻中,大体可以知道一些关于紫禁城的规划设计观念。
“应天以顺时,辨方而正位;乃相乃度,载经载营;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西接太行,东临碣石,巨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北通朔漠,南极闽越,西跨流沙,东涉溟渤;势拔地,气摩空;梢横青天,根连地轴;包络经纬,混沌无穷;仰在天之神灵,隆万古之尊号……”
这些词句看起来很玄虚、缥缈,其实,这样的大思路、大视野对于紫禁城的营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是相信天地相应,天地感应的。在永乐皇帝心中,在臣民心中,在所有参与其事的人们心中,他们将要建造的和将要看到的紫禁城,是矗立在天地间沟通天地的形象与标志。北京城所有的民宅官宅都是低矮的,只有紫禁城是高大的,可望不可即。距离足以产生高贵,神秘方可保持至尊。
紫禁城的占地面积,紫禁城的建筑群落与建筑体量,以护城河为界,占地足足72万多平方米。据说房屋总计是9999间半。但是紫禁城的内部布局却是最讲究突出核心与服从核心的。所有高达的建筑都由中轴贯穿起来,中轴上最重要的是三台之上的三大殿,三大殿中最重要的是太和殿,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建筑,所有的空间,一律以太和殿为核心,强化和渲染天子宫殿的稳固、崇高与至尊。连色彩也是这样。整个北京城都是灰色的,唯独紫禁城是黄色的、红色的。
紫禁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穿过紫禁城的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那条伟大的轴线被称为王者的中轴线。许多年以来,只有皇帝本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沿着中轴线进入紫禁城,进入太和殿。现在,所有人都可以像皇帝那样沿着这条中轴线进入紫禁城。
那条引人入胜、伟大神圣的中轴线像一束强光那样照向这座城市里最重要的建筑。所有重要的建筑都由这条大道一一贯通。御道是用巨大的青白色石块铺就的,据说每块石头重达万斤。御道之外的东西都变化了,唯有这些石块纹丝不动的存在着,见证着全部历史。沿着笔直的中轴线走,通过重重门、层层墙才可到达太和门,九开四进、敞开宫殿式的太和门,这座天下规格最高、最尊荣的大门,这座明朝的皇帝们御门听政的大门,这座清朝入主紫禁城的第一个皇帝即位的大门,才是天子宫殿的大门,穿过太和门,直向巍峨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登基的大殿,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确认皇帝的身份,确立皇帝的地位,所以必须把这座宫殿建成坐拥天下的宫殿。当年的皇帝刻意站在中央,坐在中央,天地之间唯他独尊,没有旨意、没有召唤、没有允许,不可上台,不可入内。太和殿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处坐拥天下的位置。太和殿比中轴更重要,像一个人的心脏一样,四面八方的建筑群落将太和殿团团围定。
为了它的坐落,2.6万平方米的“土”字形台基拔地而起,它在“土”字的“十”字交汇处。地基深入地下8.5米,高出地面8.13米,16.63米厚的坚实基础牢牢镇住近600年间所有强烈的地震,泰然自若地守护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1453根雕龙雕凤的汉白玉望柱,1142个汉白玉螭首,72根合抱的森林般的大木柱和更多数不清的木料撑起高达35米的殿宇,构成唯一一座面阔11间、进深5间、面积2377平方米的最大木构单体建筑。正中设一座高台,高台上只有一个宝座,那就是凌驾一切之上的孤零零的皇帝的宝座,与孤独的宝座日夜作伴的是遍布殿宇内外的13433条金色的龙。太和殿最重要的用处也就是皇帝即位、皇帝大婚、皇帝生日、册立皇后,元旦,冬至等庆典,真正的作用就在于它坐拥天下的地位、标识、符号、象征性的意义。谁争到这个位置,就是争到了天下。
说到底,紫禁城不是为皇帝建造的,太和殿也不是为皇帝建造的,是为了可以坐拥天下的那个位子建造的。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确切一些应叫作宫城,已是城中之城的城中之城了。尽管如此,皇帝们还是要为他们的皇宫做一道又厚又高的墙。于是,南北长约960米、东西长约760米,高11.2米,底宽8.62米、顶宽6.66米的紫禁城城墙矗立起来了。城墙上可容四马并驰,成百上千的卫兵可以在四面围合的墙体上环绕奔走。而环绕城墙的是总长约3300米,宽52米,深达6米,三合土夯底,条石砌帮,岸筑矮墙,引玉泉山水的荡漾碧波的护城河。紫禁城的河与墙把帝王宫殿的奢华繁复、宏伟壮丽、铺排交错及神秘挡在里面,把单纯朴素、方正肃穆、安稳安静及其诗情画意留给每一位观望者。虽然无声,但却时时刻刻提醒着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你:任何人不得攀爬,不得逾越。
有城就有门,有墙就有门。最高大、最威严的自然是前后、左右对称开的紫禁四门——南门午门、北门神武门、东门东华门、西门西华门。午门为最,通高35.6米,比太和殿还高一点。午门是历朝历代的献俘处,也是处罚不听号令者的地方。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而在现在的紫禁城里,游客散尽,沉重又清晰的关门锁门声起落于千门万户之时,才仿佛真切听到和感觉到来自哪个年代的声音。那是一种足以把人心揪入历史深处的声音。
进入紫禁城内部,发现在紫禁城外部获得的那种强烈的整体感并没能立即减弱。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星罗棋布无边无际的散漫。紫禁城外迎接我们的是开阔的广场、整齐的红墙,和整齐的红墙间的一条条笔直的通道。上万间房屋就是被这样的红墙和通道,围合和分割成近百座大小不等的整齐的院落。紫禁城作为天下最大的皇家大院,连绵铺排地占据了72万平方米的巨大地盘,但它绝对不是几何状的等分切割,平铺直叙。一处又一处,一进又一进,一层又一层,庭院深深的精致与婉约就这样被轻松地包裹在宏大的紫禁城里,吸引着我们从伟大与辉煌中寻找细小的隐蔽和神秘。
紫禁城给了建筑家限定的自由,从造型到色彩,而门窗却给了建筑家充足的空间。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大窗窗棂造型全都是最高级别的三交六椀菱花形状。其次为双交四椀菱花形,大面积铺排、铺排出紫禁城最炫目的艳丽与辉煌。除了这些重要建筑的窗户一定要营造出至尊庄严的辉煌来,其余大小建筑的窗户在等级的范围之内,还是可以生出不少的花样来:圆形的、方形的、如意形、灯笼形、松形、竹形、梅形窗出现了,窗棂组成的回纹、球纹、冰裂纹、“卐”字纹、“寿”字纹、“福”字纹、竹叶纹出现了。这些皇家窗户,总是让人感叹装饰的华美而不大关注甚至忘却了它们通风、采光的实用功能。屋里屋外、里面外面,也就是一窗之隔,但这一隔非同一般。
紫禁城内所有的墙面,所有的建筑外立面,连色彩也独有独尊,行走其间,触目皆红,红色的柱子、红色的门窗、红色的墙,说是被淹没于红色海洋也不为过。而最给我们视觉大冲击的,除了大片的黄色大屋顶,还是大片的黄色大屋顶。连绵铺排的黄色大屋顶,流畅着清晰的一条条黄色龙脊垄沟。而道路的地面、院落的广场、房屋的根基则是灰色系列,灰白的石、灰的砖、深灰的“金砖”。这些色彩极端的铺张、反复地渲染、张扬到极致。
但紫禁城并不满足只拥有这样最夺目的色彩,它还需要有在这样大红大黄中更为出色的色彩,它需要在最暗淡的地方有最能出色的色彩,这就是能使最暗淡的地方成为最亮丽、最繁华之处的皇帝的彩绘。紫禁城建筑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彩绘的建筑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在异常繁复的木结构上作异常繁复的油饰彩绘,繁复复繁复,奢华无以复加,极端的显示出至尊与荣耀,还有无与伦比的华丽。
或许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更多是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皇家氛围,除了几处花园,紫禁城不大鼓励花草树木的生长,更不准豢养狗啊、猫啊之类的宠物。皇家规制下的造型色彩也不允许随心所欲,那么在覆盖着所有屋顶的琉璃上做文章就是最佳选择了。紫禁城是琉璃的世界,是放射着黄色光芒的琉璃的世界。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高处依旧能够看到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恍恍惚惚浮动着黄色光芒,就是那些被琉璃覆盖起来的连绵铺排的一座又一座大屋顶放射出来的。在紫禁城里,开得最旺、最盛,怎么开也开不败的,正是各式各样的琉璃花,高风亮节的莲花;花朵硕大的富丽的大丽花;富贵的牡丹;安居的菊花;缠枝卷草也是随处可以看到。
图案的精致、比例的适当、色彩的和谐、造型的典雅成全,在浮光掠影中分享着感官视觉的愉悦。天下最大的皇家大院是伦理的空间,也是极具特色的建筑审美文化。紫禁城的伟大、紫禁城的辉煌就是这样产生的。
紫禁城最北靠近神武门有一处园子叫御花园。皇城、宫城的营建还是很讲究环境、风水,很有生态意识的。所以一定要建一处御花园,东西130米、南北90米,占地将近1.2万平方米的御花园,让皇帝、尤其是皇帝的女人们、孩子们有一个接近花草树木的地方。御花园是供宫里的大小主子们休憩游赏的。在紫禁城西边郁郁葱葱的18棵古槐树西边的慈宁宫花园供太后太妃们修心养性,拜佛诵经。而位于紫禁城东部的宁寿宫花园,则是乾隆皇帝心造的一个幻影,并千方百计地将其打造成具有江南园林风味的花园。因为是为乾隆自己修的,所以也叫乾隆花园。
因为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乾隆皇帝一时谦虚,说了句“予不敢上同祖皇,至六十年即拟归正”的大话,所以早在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就开始修建这个太上皇宫殿。乾隆花园更像是他眼里心里一个大好山河的微缩版。他虽然让出帝位,但他仍然要端坐在中轴线上三大殿的旁边,眼睁睁地盯着他的继任者。25年后,当他真到了该住进去的时候,他却依旧住在养心殿把持着朝政,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也未曾在宁寿宫居住过。
对于没有几处绿荫的巨大无比的紫禁城来说,最北面的御花园、东边的乾隆花园、西边的慈宁宫花园和武英殿东侧十八槐一带,真是毫无生气的红色紫禁城里仅有的几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弥足珍贵。紫禁城西北角的英华殿左右两侧,树叶茂盛的菩提树铺排了半个院落,据说是明神宗生母李太后亲手栽植,秋天籽粒落地,棕黄色,光滑莹润,大多成了宫里人诵经的串珠。所以乾隆命名为菩提树,其实它的真正名称是小叶檬椴。御花园里有名的绛雪轩,是因为轩前的五株古海棠得名的,康熙春日赐宴在内苑,就曾“观花于绛雪,玉树临风”。可惜这样的好景致早已消失了,古海棠变成了一丛不怎么惹眼的灌木太平花了。虽然开出的是素雅清甜的小百花,可是比起香雪海的气势就差了很多。可宫里的人却很看重,把太平花称作“瑞圣花”,并把它与命运连接在一起,花若繁盛,天下太平。可惜花不遂人愿。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废墟间竟有太平花开放。1911年,太平花开得格外繁盛,可是没过多久,末代皇帝就签发了“退位诏书”。
紫禁城中这些苍老的生命无声地抚慰着寂寞的宫殿,而它们也最能震动人们。它们看遍了紫禁城里的24位皇帝一个个怎样的走来,一个个又怎样的离去……还有无数的后妃、宫女、太监,一个个怎样的走来,一个个又怎样的离去……
当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紫禁城里舞动起来,似乎一切都消解了,一切都消失了。蜿蜒起伏的金水河也在飞雪中舞动了。紫禁城被覆盖得静谧、安逸、干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留下伟大的建筑在纯洁的世界里尽情地展现它的完整与完美。太阳更亮、白雪更白、红墙更红、黄瓦更黄。在这座宏大无比的中国宫城中,再大的雪也不显得沉重,再厚的雪也不显得冰冷,上下一体,河山共色,天地莽莽原本就是紫禁城的景象。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哪些?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有:
1.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2.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市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3.故宫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清光绪十四年被焚毁,次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
4.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
5.故宫角楼。
故宫角楼一般指紫禁城角楼。紫禁城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
中轴线的文化含义
北京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是一座拥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跨越历史长河、统领城市空间的北京中轴线则是这座伟大城市的脊梁和灵魂,如果您想了解北京风韵、北京文化,那么就一定要从北京中轴上看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化,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北京中轴线也记录了封建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北京中轴线,就像是书脊,这条轴线肇始于元,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贯穿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直达北端的钟鼓楼。一线牵一城,线上汇集了北京城建筑的精髓。一城聚一线,北京城的变迁在线上留痕,线也随之不断生长。故宫、天坛、鸟巢这些地标性建筑都有中轴线的影子,而北京城墙、门墩儿、石狮子、胡同门楼等“京城旧景”,勾起每个老北京永不磨灭的“北京记忆”,让每位北京人细细品味古都北京的文化韵味。
北京城这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古老核心轴线,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这条历经沧桑变化的“脉络”,如今焕发出了灿烂的新生,在北纬路和天桥南大街的交汇处,天桥印象博物馆坐落于此,博物馆以“彰显与传承天桥地域优秀文化”为核心,主打“民俗博物馆+文创空间”,诉说着天桥的古今。而中轴线的光影秀可谓将现代与古典进行完美的结合,疫情控制下的八月的夜晚,儿童追逐光影下的彩色泡泡,广场舞的笑脸在光影变幻中更嗨,大草坪上举起无数的相机录制……光影秀赋予了中轴线新的文化内涵,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且历史悠久的城市轴线,集中了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形成了中国等级最高的建筑群,她更见证了北京这座古都从古到今的城市发展与变迁,见证了近现代具有突出意义的历史发展、时代进步,是一条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轴线,是城市中活的、发展的遗产,如同一块宝玉默默的传承着我们的历史和光辉。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格式审查,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深入推进,中轴线正在被赋予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展现出别样的时代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智慧和持久自信。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是什么?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有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等。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清代的北京中轴线
清代北京城完全承袭了明代的中轴线,没有变动,但经过精雕细琢,进一步完美。经过明末的战争,皇宫中的建筑受到很大破坏。清代定都北京后,全面修缮了皇宫和城楼。如清顺治八年(1651)重新修建了天安门城楼,将原承天门正式改为天安门,将北安门改为地安门。
清初重修了三大殿,将明末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奠定了“内和外安”的文化定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永定门,不仅提升了它的规制,还增建了箭楼,使中轴线起点更加宏伟、突出。
清代对景山的修建是对中轴线的重要贡献。清顺治十三年(1655),将明代的万岁山正式改名景山。不仅寓意观景之山,还有更深的含义,景由“日”与“京”组成,寓意“日下的京城”,“日”代表皇帝,即皇帝所居之所。
后来又对山前、山后、山峰都进行了精雕细琢。山前修建了绮望楼,山后修了寿皇殿,都在中轴线上。而在山上对称地修了五座亭子,最高处的亭子名万春亭(观妙、周赏、万春、富览、揖芳)居于中峰中轴线上,方形,三重檐,四角攥尖顶。整齐对称排列的五座亭子更突出了中轴线的作用。将中轴线的完美推向高峰。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北京中轴线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