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除湿?这几味中药很赞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环境中的潮湿固然可怕,存在体内的“湿”也不可小觑。如果你经常觉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皮肤起疹子,可能是体内的湿在作怪。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此,除湿也已渐渐成为现代 养生 的一种趋势和当务之急的要事。哪些中药具有除湿的效果呢?请看除湿中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干货~
茯苓 除湿中药: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它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薏米: 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白术: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同时它还具有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它生用能燥湿利水,炒用能补气健脾,炒焦用能健脾止泻,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可煲汤、煮粥或泡茶饮用,每天取取1~3克生白术泡茶饮用对祛湿有帮助。
荷叶: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本品清香怡人,可用作食材,然其药用价值亦不可小觑,其味苦,性平,无毒,归肝、脾、胃经。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主治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可用来煎汤,泡茶,煮粥、饭等。本品升散消耗,虚者慎用。
西瓜翠衣 :在中药里属于利水渗湿药,具有清热解暑,止渴,通利小便等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等。因该药药性凉,若平素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等属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应慎用。
有效除湿的中草药有什么
日常生活中,除湿中药我们的体内湿气需要去除。其实不妨通过中医方法来除湿祛湿。那么除湿中草药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有关于除湿中草药,希望你会喜欢。
中草药
1、山药。中医方面认为山药性平,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不仅具有很好的补肺以及保健脾胃的作用,服用之后还具有益肾填精的作用,如果是肾虚的患者经常服用,那么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2、干贝。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江珧柱,性平,服用之后味道甘咸,具有很好的滋阴补肾的作用,所以一些肾阴虚的患者可以经常服用。
3、栗子。栗子性温,常见的功效就是补脾健胃以及感化,但是你知道吗,他还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并且对于一些由于肾虚所导致腰痛的患者有着很好的作用。
4、白茯苓:白茯苓有健脾胃和利水渗湿之功效,是我国古代中医推荐的除湿之圣药,尤其适合皮肤湿疹患者经常食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白茯苓煲汤。
5、薏米:薏米是药食兼用的利水消肿及健脾祛湿良药,可煮成薏米粥或薏米糖水食用。
6、白术:白术有补气健脾、止泻及燥湿利水的功效,生用能燥湿利水,炒用能补气健脾,炒焦用能健脾止泻。可煲汤、煮粥或泡茶饮用,每天取取1~3克生白术泡茶饮用对祛湿有帮助。
有益食物
1、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
2、红豆是利水、消肿、清热佳品,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散热燥湿、补心健脾、养肝益肾。
3、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4、薏仁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等病症。
5、黄瓜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是难得的排毒食品。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生活小妙招
1、艾叶泡澡
艾草是很常见的一种植物,但它却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植物。艾草是极阳的性质,可以有效的去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所以身体湿气重的朋友可以采用艾叶泡澡的方法来达到祛湿的目的,一般来说,每周用艾叶泡澡一次就可以除湿中药了。只要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有效的祛湿,同时也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改善身体的其他不适症状。
2、热水泡脚
每天用热水泡脚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方法,但是这一点大家在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做到,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就很难了。可是夏季是湿气最重的季节,因此要更加注意这一点才是。一般来说,每天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了,如果体内的湿气比较严重,那么可以在热水当中加上一些生姜,这样效果就比较强了。
猜你喜欢除湿中药:
1. 祛湿排毒吃什么中药
2. 除湿药方偏方
3. 排毒除湿吃什么药
4. 最壮阳的中草药
5. 减肥除湿排毒的中药秘方
最全祛湿气的中成药大全,收藏备用,从此湿气再也不入体
1、平胃丸
湿气重往往人们只想到服用利湿渗水的食物或者药物,其实不然,湿气重首要责任在于脾,所以往往许多人脾虚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吃红豆薏仁之类利湿类的食物作用也不大,湿气不可能全部去除。中医在祛湿气的时候,往往会用健脾胃的药配合利水渗湿的中药,兼顾肾和肺,同仁堂平胃丸就是一剂有此功效的药物,因此在祛湿的效果上更加的治标。
2、四妙丸
四妙丸属于祛湿剂,它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针对于脾胃虚弱和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你的舌头布满了白白的舌苔,而且边缘呈锯齿状;再或则大便糖稀,难以成形或者便秘,而食欲不佳,坚持服用四妙丸可以控制症状。
3、茯苓丸
我们都知道茯苓是有名祛湿利尿的中药,茯苓丸主要成分为茯苓,属于祛痰剂。它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的功效。而同仁堂的桂枝茯苓丸虽然加了其他成分的中药,但是对于健脾祛湿的功效也是挺好的。
4、人参健脾丸
同仁堂人参健脾丸可以补脾运湿,主要的功能是消食,而且副作用很小。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祛湿是十分适合的,对于体内有热的人群,最好是服用健脾丸,因为人参性温,容易上火。
5、二妙丸
二妙丸属于祛湿剂,具有燥湿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湿疹或者阴部湿疹等症状,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红肿、炎症,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都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治疗女性白带异常,或者男性阴囊湿痒。
6、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具有益气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量少,有气无力,痰多气虚、腹胀便溏的人群,它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7、 香砂胃苓丸
香砂胃苓丸的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等中药,它具有行气和胃、祛湿运脾的功效,如果湿气重,服用后可帮助祛湿,健脾胃,但服药期间注意保暖,忌生冷辛辣食物。
8、参芩白术丸
参芩白术丸里面含有10多种中药组成,它具有利湿止泻、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补肝胃,益肺气,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如果胖子因为吃参芩白术丸祛湿而瘦的,基本不会反弹。
9、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作用为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对于腹胀腹疼,嗳气呕吐的肠胃虚弱患者,或者爱生气的朋友们,可以服用木香顺气丸,既可以调节脾胃和心情,祛湿效果也很佳。
# 健康 科普大赛#
除湿发汗的中药方剂有什么
中成药治疗气虚脾虚体湿具有副作用小除湿中药,方便等诸多的优点,所以通常被用作补气健脾祛湿的常见治疗手段。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除湿发汗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除湿发汗的中药方
二 妙 散
组成除湿中药:黄柏 双术各15g
功用除湿中药: 清热 燥湿。
主治: 湿热 走注,筋骨疼痛。
特征:两足萎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 舌苔黄腻。
三 妙 丸
组成:黄柏12g 双术18g 牛膝60g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
特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四 妙 丸
组成:黄柏12g 苡仁20g 双术12g 牛膝12g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
特征:两足麻萎肿痛等症。
五苓散
组成: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特征:1.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如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泻泄,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壳者。
四 苓 散
组成: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功用:利水渗湿。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短赤,大便溏泻。
茵陈五苓散
组成:茵陈10g 五苓散5g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特征:热重于湿,小便不利者。
胃 苓 汤
组成:五苓散3g 平胃散3g
功用:祛湿和胃。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
特征: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猪 苓 汤
组成: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9g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
特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 咳嗽 ,呕恶,下利。
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12g 黄芪15g 甘草6g 白术9g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卫表不固, 风水 或 风湿 。
特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
防己茯苓汤
组成:防己9g 黄芪9g 桂枝9g 茯苓18g 甘草6g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
主治:皮水。
特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五 皮 散
组成:姜皮 桑皮 橘皮 腹皮 苓皮 各等份。
功用:利湿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甚,皮水。
特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 。苔白腻,脉沉缓。
除湿发汗的 护理 工作
1、艾叶泡澡
艾草是很常见的一种 植物 ,但它却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植物。艾草是极阳的性质,可以有效的去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所以身体湿气重的朋友可以采用艾叶泡澡的方法来达到祛湿的目的,一般来说,每周用艾叶泡澡一次就可以除湿中药了。只要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有效的祛湿,同时也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改善身体的其除湿中药他不适症状。
2、热水 泡脚
每天用热水泡脚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方法,但是这一点大家在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做到,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就很难了。可是夏季是湿气最重的季节,因此要更加注意这一点才是。一般来说,每天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了,如果体内的湿气比较严重,那么可以在热水当中加上一些生姜,这样效果就比较强了。
除湿发汗吃什么食物好
1、淮山
山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在 历史 上与牛膝、地黄、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远销海外,并有"四大怀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铁棍为王"之说。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 食材 有很好健脾祛湿功效。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洗净直接蒸煮。由于其中水分含量少,多糖等含量丰富,因此,其液汁较浓,入水久煮不散,口感甜糯,并伴随淡淡的麻味,吃完一小会口中生津。
2、菌类
菌类也是祛湿好食材。菌类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野生菌类有数百种,但可食用者甚少,除了 自然 原因,生长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食用者中毒。及时辨别有毒野生菌势在必行,一般对颜色鲜艳、多红斑、气味多辛辣恶臭及苦味的野生菌就要慎之又慎,敬而远之了,可食用菌类有香味无异味。
3、土茯苓
据《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新鲜土茯苓既有干土茯苓祛湿 解毒 的功效,在味道方面又比干土茯苓的更加清鲜。
土茯苓一般的做法是熬药或煎汤,在春季可与有 滋阴 润燥的猪肉搭配熬汤。吃猪肉后不宜大量 饮茶 ,以防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使肠蠕动减慢而造成 便秘 ,增加有毒物质的吸收。
4、冬瓜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冬瓜除了是我们夏日常食用的蔬菜外,冬瓜皮、冬瓜子还是一种中药,具有利水化湿的功效。历代本草记载,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冬瓜利水作用较强,容易水肿的人应该常吃。煮汤效果好,需少加盐,淡食为佳。
在《湖南药物志》以冬瓜皮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体虚浮肿,用冬瓜皮、赤小豆、红糖适量。煮烂,食豆服汤。
5、薏仁
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 湿疹 、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 美容 功效。
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在吸足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容易熟了。
6、红豆
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造成水肿虚胖。红豆含有的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消除浮肿。红豆水对因口味重、压力或排便不顺引起的水肿更有效。
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 排毒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煮薏米红豆粥不要加大米,这样虽然会增加美味,但会大大降低它的祛湿热功效。
7、茼蒿
中医 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病症。所以, 雨水 节气 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 保健 作用。
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因为茼蒿的芳香精油遇热很容易挥发,所以茼蒿适于大火快炒,而不是长时间焖、煮等。
猜你喜欢:
1. 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
2. 除寒湿的药方
3. 去痰湿最好最快的方法
4. 祛湿排毒中草药有哪些
5. 除寒湿最好的中药方
6. 除湿药方偏方
祛除湿气用什么中药?
去湿气的中药很多,比如说茯苓,豆蔻,山药,苍术等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平时也可以多喝一些薏米红豆水,祛湿效果也很不错。
原因分析
身体有湿气,主要与生活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居住的环境潮湿等有一定的关系,平时要少坐,多运动,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多休息。
举措建议
建议日常生活中加强运动锻炼,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吃一些清淡的,易于消化的饮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品。
什么药可以祛湿?
祛湿的中成药有:
1。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 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