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瘟疫的别称
瘟疫温疫的古代称谓。
中国因为历史记载极悠久丰富温疫,所以对瘟疫有9中以上的称谓。
1、疠疾温疫,疠气
《周礼·天官·疾医》温疫:“四时皆有疠疾。” 贾公彦疏:“疠谓疠疫……疠气与人为疫。”
《元史》: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
此外,还有疠风等说法。
2、伤寒
《伤寒杂病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3、温疫(同瘟疫)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在史籍中,通常还把温疫,简化成“疫”。
4、五疫,五疠
中医认为瘟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
《类经》 :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5、时疫,时行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
6、疫疹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在书中指出“(疫疹)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
7、痘症,即天花。
《明史》:朔漠素无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辄死。
8、疟疾
《梁书》: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任,郡境无复疟疾。
温病与温疫,温毒在概念上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温病与温疫、温毒均是医学上的名词。
一、三者的概述不同:
1、温病的概述: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
2、温疫的概述: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3、温毒的概述:温毒是指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肿毒特征的一类温病。
二、三者的范围不同:
1、温病的范围: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2、温疫的范围: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
3、温毒的范围: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类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发颐)、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另一类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扩展资料:
温病的分类:
一、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二、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1、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2、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三、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瘟疫(恶性传染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毒
瘟疫和温病有什么区别联系?概念有什么不同?
概念区分:
瘟疫是一种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温病呢,是由于外感病邪引起的疾病,有些具有传染性,有些没有传染性,两者病情严重性不一样。
“温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和一些其他发热性疾病,其中多数确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但也有一些是没有传染性的,因此不能认为温病就是温疫,把二者混为一谈。但也要看到,温病中确有不少病中是可以传染的。”
“温病是温热性质的外感病。”
“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些疾病,大多来势凶猛,病情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使用的是“温疫”,而非“瘟疫”。
书中有说,即使温病没有明显的传染与流行,当仍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又不可以将两个概念对立。
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温病范围: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