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积德行善”
- 2、如何积德行善
- 3、积德行善的意思 积德行善的意义
“积德行善”
德,品德也!在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即有才德的人。孔子认为,才德就是有包容之心,是学之开始。宋代朱熹也曾说:“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他认为德是引导初学者入门之基,是修身的开始。实际想想更是如此,万物开始都是从有德而始的。
一个人没有德行,就没有了人缘。没了人缘,即缺少了运。缺少了贵人气,缺少了人助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概就是说如此吧。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有了德,外在的表现即是行,行的体现就是“善”。常说日行一善,胜过日胜斗金;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满三千等等,都是在体现善的表现。人只有善良才有人缘,才有好运,才有在困难时有贵人相助也。故此,“积德”是为行善的果,“德”者得也。你会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福被子孙后代。“积善”是积德的始。在你行所善事时,德便得到也,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国语晋语六》:“夫德者,福之基也。”
如何积德行善
问:
如何积德行善
答: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
二、行善后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面行善,一面又在造恶业(例如犯五戒、十恶,或从事损人利己及伤天害理之类的坏事),否则所有的善行均将被抵消漏尽,甚至功不敌过,还遭恶报。
三、行善如果出自纯粹救人的动机,则此种‘无相布施’的功德可说是最大。反之如果只为沽名钓誉或由于自私原因而布施,则其福报便非常有限(不过比完全不布施要好得多)。此即为何同样作布施,有人福报很明显,有人却不明显,其道理也在此。
四、如果有人长期行善竟然十分意外毫无感应,则其主因除上述几点外,佛经所云:‘为善必昌,为何不昌?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何不殃?必有余昌,昌尽乃殃。’这可能是最好的解释。因此千万不必怨天尤人,反而更应该具备耐心,并深信只要持续认真行善,努力修持,诚心忏悔,将来一旦业障消尽,必可得到解脱,而享受美好的福报。
五、更重要的是,除行善外还要修慧,因为唯有了解佛法,培养智慧,才能清静心灵,免除烦恼,甚至了脱生死,一切都看得开,放得下,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积德行善的意思 积德行善的意义
1、积德行善的意思就是多做好事,乐于助人。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行为正确,一个人只有行为正确,那么所做的事物才不会错误,这样也不会有不好的运气。善是一种修为。行善积德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文明。行善积德,功德无量。
2、行善积德是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出自《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