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简单一点)

KTV免费预定 2023-01-05 6

本文目录一览:

教师节的意义和由来

教师节”

一、中国教师节简介:

公历9月10是我国的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中国教师节的由来:

1、新中国建国前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民国二十八年教育部通令全国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后来经历数及考纪专家将孔子诞辰换算为国历应为九月二十八日;故于民国四十一年由行政院提请总统明令:孔子诞辰及教师节改为九月二十八日,以纪念至圣先师,并慰劳教师们经年的辛劳。

2、新中国建国后设置的第一个教师节:

新中国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3、1985年确立的教师节:

八十年代初,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建议确立教师节。1985年1月11日,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三、9月10日中国教师节的现实意义: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此时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教师节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民国时期,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要求改善教师待遇,并且议定设立教师节。

之后,这个节日几经变迁,最最开始的6月6日到孔子诞辰的9月28日再到5月1日,直到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之后才确定了9月10日为教师节。

教师节的意义就像最初邰爽秋、程其保等提倡的一样,旨在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鼓励。

一、教师节来历

1931年,京、沪教育界提出了教师节的概念,并提议将6月6日设定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过当时的民国政府并没有当一回事。

之后到了1939年,民国政府决定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但是却没有推广开。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恢复了6月6日为教师节,到了195年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

到了198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3年,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中国民主促进会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二、教师节的意义

就像1981年时提案所说,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教师节的设立,根本意义就在于让全国人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的贡献有充分的认识,把尊师重道这一传统观念明确化。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老师的知识传授,教师节的设立是对教师这个职业重要性的肯定,也是为了鼓舞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的老师们。

其实世界各国都有教师节,只不过由于国情不同,教师节的具体日期也有差别。不过日期其实不重要,更关键的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现在教师节的活动越来越隆重了,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

教师节由来及意义是什么

教师节的建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形成尊师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国家建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了教师节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并且在教师法中对教师节作明文规定,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从此,庆祝教师节成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成为国家表彰教师功绩,鼓励教师献身教育工作,提倡社会尊师重教的节日。

教师节的来历及含义

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所以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教师节是个感谢教师的节日。各国各地区节日的日期是不同的,中国大陆地区为9月10日,中国台湾地区为9月28日。教师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教师是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设立教师节既是我国的传统,同时也是对老师们的尊敬。

教师节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师节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党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

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1981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教师节的意义: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这个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节设立的初心,就带有明确的尊师重教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达到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目的。

其实教师节定在哪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教师的形象和素质,形成尊师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