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嗔痴是什么意思
- 2、嗔痴至极的意思
- 3、佛教中的贪嗔痴是啥意思
- 4、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 5、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6、嗔痴什么意思
嗔痴是什么意思
嗔痴(chēn chī )嗔痴,佛教中贪嗔痴三毒之两毒。
1、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嗔痴他人嗔痴的心理。
2、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嗔痴至极的意思
嗔痴是佛教中的两毒,嗔痴至极是指仇视或损害他人的这种根源很深。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啥意思
贪、嗔、痴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嗔痴,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
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着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扩展资料:
贪嗔痴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记载。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称为痴。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荼毒众生身心甚剧,能坏出世之善心,故称为三毒。
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诸佛净土仅有正三毒,无邪三毒。又大藏法数卷十五区分二乘及菩萨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1、嗔详细介绍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2、痴详细介绍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
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扩展资料
佛教中的“三戒”指“戒贪”、“戒痴”、“戒嗔”。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是指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嗔恚是三毒中最重、其咎最深的,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毒心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扩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嗔痴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嗔痴;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参考资料:贪嗔痴-百度百科
嗔痴什么意思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