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如何理解功利心(功利心理是什么意思)

KTV免费预定 2022-11-04 8

本文目录一览:

功利心是什么意思?

功利,指功名利禄;指功业所带来的利益;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中性。

功利与道义相对,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进取心,期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一定以道义制约自己不要产生功利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

唯有如此才能自发产生动力去不断努力,激发个人潜能,注重于过程的学习积累而不过分执着于结果。

切记,一定要淡泊名利,决不可使自己违背道义,一旦取得成功定要多为社会造福。

如何理解功利心

功利心

功利,照字面理解就是功名利禄,泛指一切对人有益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比如:金钱、荣誉、地位等等。功利心,指人面临功利时的心态。应当承认,人人都有功利心,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世人的功利心千差万别,折射出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我们反对损人利己的功利心,提倡人人尊贵平等的功利心,不提倡损己利人,倡导共生共赢共荣的功利心。

附:

功利心与追求幸福有关,这里给出生命力自助工程用到的两个公式

关系幸福指数:

彼此幸福=自己幸福×他人幸福。

取值范围0到1,就是说,理想状态的幸福是 自己幸福=1,他人幸福=1。

群体幸福指数:

群体幸福指数=(A幸福+B幸福+……)÷人数。

幸福用正数+1表示,不幸用-1表示,理想的结果是幸福指数=1。

什么是势力心与功利心

功利心就是一个人对于名和利的追求的心理。具体来讲,就是权利动机和名利动机的综合,大多数有贬义

如何理解功利主义下当代中国人的功利心

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最早产生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而它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则产生于17世纪资产革命之后,形成于资本主义由自由走向垄断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后来18世纪洛克、孟德威尔、休谟和斯密等思想家都对功利主义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边沁和密尔正式形成了系统的功利主义学说。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社会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共同体,因而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相加而已。功利主义是以快乐主义为基础的,它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手段,它只考虑其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功利主义者认为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为善,反之即为恶。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也逐渐工具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