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尺等于多少米?
- 2、一尺有几米?
- 3、一尺等于多少米
- 4、一尺是多少米或厘米?
- 5、一尺等于多少米?
一尺等于多少米?
商代一尺等于多少米,一尺合今16.95cm一尺等于多少米,按这一尺度一尺等于多少米,人高约一丈左右一尺等于多少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现近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一尺有几米?
因为1米=3尺,所以1尺=1÷3=0333333米=3333333厘米(cm)。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一尺等于多少米;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一尺等于多少米;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扩展资料:
一尺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也作为量词,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1300 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度量衡
一尺等于多少米
1、1尺=0.333333333333米。
2、一尺是一个长度单位,不同的朝代一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3、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4、周代,一尺合今23.1cm。
5、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一尺是多少米或厘米?
1、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2、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3、秦时,一尺约23.1cm ;
4、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5、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6、南朝,一尺约25.8cm ;
7、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8、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9、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10、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11、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12、近现代 3尺≈1米(m),1尺≈33.3333厘米(cm)。
扩展资料:
发展简介
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尺
近几年的玄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兵器,(《星辰变》、《斗破苍穹》中都有提到)此兵器舞动起来又如泰山压顶又如柳絮纷飞,读者甚为喜爱的一种兵器。
尺,通常为三刃,与刀剑相比,没有剑前端的剑尖,没有刀背面的钝面。三面皆为利刃,可用砸、劈、削、切、砍等等运用手段。
小说中提到的尺兵器:
玄重尺:小说《斗破苍穹》中主人公萧炎所使用的兵器,由焰陨玄铁所铸,极为坚硬,沉重无比,有压制斗气的效果,通体漆黑,无刃无锋,由师父药老所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尺
一尺等于多少米?
不同时代的尺寸是不一样的,现在是0.3333米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