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农政全书》是谁所著?
- 2、《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 3、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 4、《农政全书》是谁写的?
- 5、《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农政全书》是谁所著?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的著作。
农学是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他用力最勤、收获最丰的领域。他青壮年时一面读书教学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一面参加农业生产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后来又在上海、天津等地进行过广泛的农学试验,并收集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了大量前代和当世的农业资料,在此基础上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主要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50余万字的皇皇巨著。
全书地位
《农政全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农书,犹如一座含金量很高的富矿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所以,岳麓书社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决定刊行以简体字排版的新校注本《农政全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既便于阅读与研究,又便于收藏的古典名著新版本,为弘扬优秀的优统文化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无疑是有益于社会的事。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农政全书》的作者为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拉丁语: Paulus),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其人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是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井使之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相融合的先驱之 一。
创作背景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秋至四十六年(1618年)闰四月,徐光启又来到天津垦殖,进行第二次农业试验。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这两段比较集中的时间里从事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作者简介: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
《农政全书》是谁写的?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
内容:《农政全书》大致可分为农业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大纲,后者是实现大纲的技术措施。所以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些不寻常的内容如垦荒、水利、救荒等等,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在其他大型农业书籍中是很少见的。以《荒政》为例,其他大型农书,如《汉书·_胜之》、《北魏为》等,偶尔会谈到一两种作物进行荒政救济,甚至在元《农书》的“百谷铺”末尾就开始出现荒政救济的理论,但不足2000字,还不如《农政大全》。
点评:徐光启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但没有水就没有田。当时,一方面,西北有大片荒地,荒无人烟,无人耕种;另一方面,京城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都要从长江下游运来,花费惊人的资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提出在北方进行垦荒,这就需要兴修水利。他在天津做的垦荒实验,是为了探索扭转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以巩固国防,稳定人民生活。这是《农政全书》讨论垦荒和水利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的目的。
作者简介: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名胡璇,号乔文鼎,万历进士,崇祯朝官员,礼部尚书,馆大学士,内阁侍郎。1603年,他成为一名天主教徒,保罗是他的教名。我较早向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数学、测绘、水利等西方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并努力写作。我是引进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政全书》的作用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代崇祯元年前后,全书共60卷,50余万字,曾在家乡进行甘薯引种和薯种收藏越冬试验,上甘薯疏,在他的努力下,甘薯在大江南北广泛种植,成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这部百科全书式图书不仅在屯垦、救荒、水利、栽培、蚕桑、农器等多方面继承总结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农本农业是国家之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