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姑臧是现在的哪里(姑臧是什么意思)

KTV免费预定 2022-12-13 9

本文目录一览:

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即现在的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河西最大堆积平原,西汉扬雄凉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丝绸之路节点之一。

武威介绍

武威,简称“凉”,古称凉州、姑臧,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截至2019年,辖1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5万人,城镇人口79.05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5个民族。

以上回答来自:百度百科-凉州

以上回答来自:百度百科-武威 (甘肃省辖地级市)

姑臧的位置

姑臧故城,史书有三种不同的记载。一种说在武威城西北。《后汉书·光武帝记》唐李贤在注释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一种说在武威城东北二里。《明一统志》载:“姑臧废县在(凉州)卫东北二里”。清乾隆《武威县志》中也载:“故城在县东北二里”;三是说在今武威城。《大清一统志》记载:“姑臧故城,今武威县治”。上述三说,除第一种外,其余两种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表述不够准确罢了。如故城在县城东北二里说,就很有道理。不但有文字记载,而且有遗迹可以作证。(一)1979年武威航校在飞机场附近植树时,出土的《宋华墓表》称:宋华墓“以建元十二年十一月卅日葬城西十七里,杨墓东百步,深五丈”。“建元”,是前秦苻坚年号,建元十二年,即公元376年,就在这年秋,苻坚灭前凉张天锡。表文上说的“葬城西十七里”,就是指葬在前凉所扩建的姑臧城西十七里。这与故城遗址在卫(县)东北二里之说的方向、位置是基本一致的。(二)在“卫(县)东北二里”为中心的周围,今金羊镇新鲜、郭家寨村,曾有几处姑臧故城遗迹,如“东岳台”,明代将东岳庙由城内移置此台而得名。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高7米。相传为张骏筑的点将台。东岳台之西旧有“喇嘛台”,规模与东岳台同。喇嘛台西北为“古城台”,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10米,南高约5米,北高约8-9米,当为姑臧故城墙遗迹。在古城台西,即为台上建有雷祖观而得名的雷台。雷台东北二里的郭家寨村六组,有东西长20米,南北宽12米,高约7-8米的夯筑土台,当地群众称“梓童台”,台前有院落,设有学校,名“梓童台小学”。上述新鲜、郭家寨村境内的多处古台遗址,除雷台外,其余几处虽已平为耕地和被新建的楼房代替,但当地年逾七旬的老人都是亲眼见到过的。因此,前凉姑臧故城在卫(县)东北二里之说是完全有其根据的。姑臧故城在武威县治说,也言之有理。首先,在武威县城内有前凉王宫殿遗址。《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上记的很清楚。大意是:早在西周时,印度阿育王于普天下造塔八万四千安置舍利,在我国仅有一十六座,武威郡塔即其一也。自周至晋一千余年,中间兴废史书莫记。前凉张轨修宫殿,正当此塔遗址之上。传至张天锡时,宫中“灵瑞”数起,天锡很诧异,有人告诉他:“今之宫乃塔之故基”,天锡遂舍宫置寺复建其塔。西夏为护国寺。大云寺的古钟楼及楼上铜钟至今犹存。今和平街小学及武威酒厂均为大云寺旧址。其次,在武威城内有前凉张骏南宫旧井和汉武威郡署内发现的“澄华井”石碣。清张澍《闲居杂咏》第五首云:“南宫旧井最甘香,安国寺前今冽凉。可惜澄华碑已失,未探修绠一秤量”。自注:“前凉张骏南宫内,井水清冽,异于他井。今安国寺井水,视他井较重,且在城南隅,疑南宫旧井也。又道署内有井,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镌‘澄华井’三字,系张芝隶书,并有铭”。这两口井的记载很重要,对考证东晋和东汉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安国寺在今海燕商场及其以南的供销社招待所所在地。武威郡署内澄华井中掘出的“澄华井”石碣,是著名的大书法家张芝所书。张芝为张奂的长子,东汉桓帝延熹五、六年(公元162、163年)间,张奂任武威太守。东汉武威郡署,清为凉庄道署,今为武威市人民政府。第三,在武威城内罗什寺塔下发现有罗什寺石碣。1934年重修罗什寺塔时,于塔基掘出一石碣,上书“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敬德”,即唐初名将尉迟敬德。说明唐代的罗什寺在凉州城内,与今日相似。然而,上述两说都只看到了局部,未能看到整体:明凉州卫城东北二里说者,忽视了姑臧故城在凉州城内的部分;清武威县治说者,则放弃了城东北二里的旧址。而实际情况是两者相互联贯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1979年5月,兰州军区第十陆军医院,在今武威城北偏东城墙外侧修建家属楼时,出土了唐天宝元年《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残碑,碑文中所说的“感通下寺”,亦即唐时的凉州大云寺。凉州大云寺与御山谷中感通寺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在此碑的出土地发现大量瓦砾等碑亭的残留痕迹,说明唐时这通碑就立在凉州大云寺中,只是明代修筑凉州城时,改变了城市原来的格局,把大云寺的一部分隔断在城墙之外罢了。

姑臧城,在历史上一直是繁华之地。东晋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建都于此。尤其前凉张氏,从奠定立国基础的张轨到张天锡共九传,七十六年,在此期间对姑臧城城垣进行了扩建,并“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水经注》引王隐《晋书》),使姑臧城富丽堂皇,名扬四海。

首先,在武威县城内有前凉王宫殿遗址。明仿唐景云二年《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说:“大云寺者,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这些记载很重要,对考证东晋和东汉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中国古代凉州指今哪里?

凉州是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享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和“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称。汉唐之际,凉州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

姑臧是现在的哪里

姑臧,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故藏县是哪个省的?

甘肃省的。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轨自称大凉王,建立割据政权,建都姑臧。

8、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轨自称大凉皇帝。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李轨在长安伏诛。

9、唐景云年间(710年—711年),凉州都督贺拔延嗣在姑臧置河西节度使,统领凉、甘、肃、瓜、沙、伊、西七军州。

10、北宋至道二年(996年)七月,殿直丁惟清知西凉府,旧领姑臧、神鸟、番禾、昌松、嘉麟5县。有户25693,人口128193,其中汉民只有300户。

11、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党项羌李元昊攻占凉州。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西夏政权,改西凉州为西凉府,又称凉州,也称武威。此时姑藏为西夏陪都,武威(姑藏)也因此奠定了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有一块世界仅有的西夏碑,汉字和西夏文对照。

12、公 元1226年秋,蒙古国成吉思汗攻取西凉府。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诸王只必帖木儿在西凉府城(今凉州城)北三十里筑新城,元世祖赐名“永昌府”。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年(1273年),在永昌府置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县级政权)3隶之。永昌路领西凉州、庄浪县(今永登)。

13、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旧姑臧县置凉州卫,是县级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其政区和今凉州区相等。

14、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凉州府,改凉州卫为武威县,是凉州府治所。凉州府管辖武威、永昌、镇番(1928年改为民勤县)、古浪、平番(今永登)5县。

15、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除凉州府,置甘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甘凉道。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凉州府,改凉州卫为武威县,是凉州府治所。凉州府管辖武威、永昌、镇番(1928年改为民勤县)、古浪、平番(今永登)5县。

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除凉州府,置甘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甘凉道。

阅读
分享